253.第 253 章
  康熙这次南巡主要是视察黄河堤坝状况,一路上没闲着,亲自沿着黄河沿线走,又乘坐小舟亲自去看堤坝情况,针对黄河治理水利情况提出了不少建议,可谓是殚精竭虑。而其他的权贵阿哥们,便是对河务不关心,京外的风景,尤其是南边的景色也是很稀罕的,因此各个都很高兴。

  京城里,少了这么多权贵,人少了事就少,淑慧和椿泰的日子也很悠闲,两口子跑到园子里住了小一个月,又去淑慧整治的猎场玩了半个月,没怎么打猎,不过玩了几天钓鱼烧烤。

  别说,淑慧弄得这个小猎场还真没赔本,一方面淑慧大力开展野生养殖,另一方面养蘑菇种木耳之类的菌类,还叫人种些山葡萄,桃李果树什么的。过年期间,野味养殖的鸡鸭出产的腊鸡腊肉,松木熏肉熏鸡熏兔子都很有名,卖的是不亦乐乎。

  等到年终盘账的时候,除开买以及改造的一千两成本,这个小林场还有三百两的净利润,倒是大大出乎淑慧的意料了。

  等到今年上半年盘账的时候,这小林场还能有一千多两的利润就不奇怪了。不过相较于别的生意,这实在不被淑慧看在眼里。

  今儿上半年生意最好的是马车了,京城人有钱啊,四轮马车多新颖,便宜的几百两,贵的几千两,卖出去了几百辆。马车的成本虽然有,但是和卖价相比,那就差远了,卖的主要是技术,淑慧半年就赚了几十万两,还有外地客商洽谈过来买了,去外地贩卖。

  淑慧也适当的发展了些经销商,估摸着下半年应该还有个销售高峰,不过这马车毕竟耐用的物件,不是消耗品,估计这高峰两三年内就会消失,然后会细水长流一些,兴许还有人能破解了技术,也开马车行来竞争。

  对此,淑慧倒也看得开,一方面自己不缺钱,也已经赚了不少钱了,另一方面,从长远考虑,要是能进行点技术创新也挺好的。

  除了马车行的生意不错,养珠场的生意也非常不错,今年上半年开始大量出产珍珠,两个珍珠场一共给淑慧提供了接近三万两银子。

  中肯的说,养珠场的珍珠自然是比不上天然的东珠和南珠,但是东珠都快灭绝了,有替代的珍珠也算是功德无量,至少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淑慧做出了挺大的贡献。

  而对于广大需要珍珠做首饰做美容的人群来说,价格相对低廉的养殖珍珠也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在外面卖的供不应求不说,今年内务府就收购了不少珍珠去。

  因此这康熙三十八年的上半年,是丰收的上半年,收获的上半年,淑慧光这两处生意就收获了三十万两,看的不少人眼热的不行。

  而对孙玉琼来说,这上半年也是收获的上半年,一方面生意做的不错,收益也非常高,另一方面,自从调整策略后,四阿哥对她好感度大增,上升到四十一,四阿哥心中,她的分量也重了不少,在四阿哥后院不说独宠,但是也压下了别人风头。

  只有四阿哥日子因为没能南巡,心里很是郁闷,不过郁闷归郁闷,在京里也有在京里的好处,尤其康熙不在,无论是有没有觊觎大位的野心,也非常便于做点小动作。

  不过顺妥了上半年,等到了农历七月里,淑慧刚帮椿泰庆祝完了生日,宫里就出了一件事。

  敏嫔死了。

  敏嫔虽然一般称呼为嫔,但是她实际上的位分只是贵人,享受着嫔妃的待遇,没有正式嫔的品级。若是寻常的嫔妃,倒也罢了,可敏嫔膝下有三个孩子呢,一个阿哥两个格格。

  看她孩子生出来的数量也知道敏嫔其实挺得宠的,总不能真按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