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 阿鲁法奏章
,而是委任一位总督行事。由于阿鲁巴尼亚人民的排外心理使然,在推行新政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摩擦,如果由李天昊亲自实施,那么无论其结果如何百姓都会把负面因素连同正面因素一同怪罪到李天昊的头上,而如果委任总督实施这一系列改革的话,人们则更容易把成果归结于新政,而把不满留给总督,这样在新政的便利逐渐深入人心以后,李天昊只需要换一位总督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李天昊在收到这份奏章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奏章给自己的师叔兼军师魏松看,魏松看完以后开口说了一句话:“亲王殿下愿意完全相信此人么?”

  李天昊对于师叔的这种说话方式早已经习惯,魏松的话虽然只有几个字,可是隐含的内容却十分庞大。魏松显然也是认同阿鲁法的这个建议的,可是他却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阿鲁法这份奏章背后所隐含的问题——阿鲁法的建议显然是在暗示李天昊用阿鲁巴尼亚人去统治阿鲁巴尼亚,而这个人选自然非阿鲁法本人莫属。历数所有阿鲁巴尼亚的旧官员之中,没有一个人像阿鲁法那样有稳定和治理巴士拉底城的经历,而且阿鲁法作为阿德勒姆的儿子在阿鲁巴尼亚的人民中还是颇具威望的。尽管他是弑杀国王的元凶,可是由于人们对于他父亲阿德勒姆的崇敬之情以及对阿德勒姆枉死的同情使得人民对于这位凶手似乎并不是特别讨厌。但是阿鲁法的这个举动显然也证明了他本人对于权力是有野心的,那么李天昊就必须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任命阿鲁法为总督是否能够对其完全信任。阿鲁法本身在军事上的才能就足以让人对其忌惮,如果再利用帕尔契的全新政治制度改革在执政上获得巨大成功的话,那么他的威望很有可能成为他称王的资本,在这一点上任命这位总督显然是一场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