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抢生意
sp; 这时,锅里的骨头汤也熬得差不多了,招呼虎子,两人连汤带锅端到一旁捂着。

  又找了平时盛粥的大号菜盆,直接坐到了灶上,用羊油在盆上抹了一层滑溜,之后就把米倒进去开始蒸饭了。

  呵呵,可别觉得吴宁这日子过的不错,还吃得起白米呢。

  错了!

  稻米虽说是精粮,可却远没有后世认为的那么精贵,也就是比粟米(小米)强上那么一点罢了。

  这个时代,最精贵的不是大米,而是白面。

  开始吴宁也不理解,按照后世的认知,好的大米应该是比面粉贵一些的,可是在唐朝却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一来,不论大米还是白面,都没有好坏之分。

  说白了,这个时代哪来的后世那么多品种,还给你五常大米、响水稻,河北的面粉最劲道?

  都是一样的,一样的产量,一样的东西。

  所谓好坏,也只是上磨的时候,磨得精不精细,稻皮麦麸多少的区别罢了。

  而面粉比大米贵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生产力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面粉从麦子到磨成粉,耗费的人力和工序比大米多,所以它就贵。

  ......

  到了现在,两个灶眼都占上了,也做不了别的,四个娃娃就开始守着那块羊排,大眼儿瞪小眼儿了。

  “九哥儿。”

  “啊?”

  “你说那一贯钱....真是汤水摊子挣的?”吴黎闲得慌,又提起那一贯钱的事儿。

  “嗯,真是。”

  “那我和俺爹说说,不去窑上了,也在路边摆个摊子。”

  “滚!!”吴宁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奶奶的,这就上来抢生意了?而且还是自己兄弟,做人果然不能太善啊!

  “咱俩搭伴不挺好吗?”

  “好个屁!”

  真当长罗山是九寨沟啊?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反正游人多的是。

  长罗山就那么一点大,房州也不是什么大城,每天来山上骚浪的人也是有数的。

  “你要真摆摊,那就不是挣一贯了,而是一人五百。”

  “哦哦!!”吴黎这才反应过来,“那我不提了。”

  “......”

  “你先别着急。”吴宁知道他是无心。

  “等两天,到时给你找个好活计。”

  “啥活?”

  “我雇你,挖窖。”

  “窖?啥窖啊?”

  “就是城里大户家的那种冰窖。”

  “哦哦。”吴黎明白了,点着头,转脸一想,“你挖冰窖干啥?”

  瞪着眼珠子,“那玩意可不便宜,挖完还得拿石头垒。不然一到热天,里面就活泥了。”

  “土窖就行,我又不存冰。”

  “那存啥?”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