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先理后兵
��箕谷战区,看见诸葛亮就只带了两个儒童前来,担心道:

  “丞相只带了天明、天亮前来,身边连个护卫都没有,实在太过凶险了。”

  诸葛亮却对此避而不谈,只是笑笑:

  “子龙在此,亮心甚慰。箕谷这边怎么样了?”

  赵云答道:

  “敌军主将夏侯楙被某杀退一阵,现在已换了大将军曹真主事,随军的还有司徒王朗。魏军自抵达箕谷以来,便一直与我军处于对峙中,并未对我军发起进攻,相信曹真应该尚未识破我军。”

  诸葛亮点了点头:

  “早闻曹真深通兵法,乃当世名将,明日却要去阵前会他一会。”

  赵云担心道:

  “丞相,咱们兵力不足,实不宜与曹军对阵。”

  诸葛亮淡淡一笑,

  “无妨!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若我不出现,曹真心必生疑!”

  赵云一想也深觉有理,当下道:

  “明日某定护丞相周全。”

  数日之前曹魏大军浩浩荡荡出洛阳,经官道直抵长安,一路上各郡都予以充分的补给。

  帅帐率先搭好,曹真率着一批将领抵达大寨时,顾不得休息,便召开会议应对蜀军。曹真清楚,自己此次面对的是有卧龙之称的当世顶尖军事大家诸葛亮,容不得半分大意。

  相较之下,王朗对此次出征倒极为看好,他毕竟是修真中人,早年也略习过一些武修,甚至能在名将太史慈手下全身而退。后来入曹魏后,因看破华歆乃恶龙之首,故而对其极为看重,受华歆影响下开始研习法修,颇有小成。

  曹真与众将商议退兵之策,先由当地的一些将领向曹真汇报近来的战况,得知夏侯楙惨败后,魏军士气低落,蜀军一直在寨前耀武扬威,而魏军却一直未敢与蜀军一战。曹真深深意识到此时此刻战局的严峻,当即吐出一口气道:

  “形势严峻,都说说吧,怎么应对?”

  王朗闻言洒然笑道:

  “大将军亲自出马,没必要把形势想的这么复杂。”

  王朗毕竟身居三公之位,他的说辞,曹真当然不好驳斥,不由笑道:

  “王司徒有何高见?”

  “依老臣之见,当先理后兵才是正理,无义之师,纵稍占上风,也难逃败局!”

  众将面面相觑,此话乍听起来确有道理,但细想之下便觉可笑。

  两国交战,义与不义,皆不过是一面之词,哪能说得清楚?所以自与蜀交战以来,曹魏一直秉持着能动手绝不吵吵的原则,素来都是直接拉开架势与蜀军开战,搞什么先理后兵?

  众将心中虽大多这样想,但碍于王朗身份,自然不好说什么,都看着曹真。

  曹真摆动着肥大的身躯点了点头:

  “王司徒所言甚是,但诸葛亮乃舌辩之士,曾凭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儒,巧辩江东无数才俊,才有了先皇赤壁之耻,不知谁人可屈诸葛亮。”

  王朗笑笑,拱手道:

  “老臣不才,愿走这一遭,以一己之言以屈诸葛亮,令蜀兵不战而退。”

  曹真深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