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法正之死
sp; “军师,我等再三恳请,大王不肯称帝,如之奈何?”

  光禄大夫谯周也道:

  “曹丕小贼,跳梁小丑,枉自称帝,离心背德,人人得而诛之!汉中王以仁义治天下,深受百姓爱戴,如今圣上殁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啊!汉中王若是即位,已皇室正统讨逆必得天下归心!”

  众臣闻言俱都称是,伊籍附和道:

  “是啊,我等为天下计,奈何汉中王不肯。”

  说罢,连连摇头。

  诸葛亮听众臣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却一直未曾言语,眼见群情激愤,扼腕叹息,此时方发声道:

  “诸位莫急!我自有妙计,只是还要诸位同心戮力才是。”

  许靖闻言忙道:

  “军师但有吩附,许靖唯军师马首是瞻。”

  其余众臣也纷纷表态,诸葛亮见状不由点头笑道:

  “此计只在君无戏言四字!”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不知所谓。

  诸葛亮见众人均已表态,续道:

  “大王所忧者——悠悠众口,在朝堂之上必不肯答应。诸位只需藏于屏风之后,我以闲言以对,大王必当应之,到时诸位齐声拥立,大王必无法推脱!”

  众臣均在宦海沉伏多年,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哪还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当下连赞诸葛亮妙计。

  但未待众臣用计,法正的死讯便传至王宫。

  刘备方送走关羽,不想法正又撒手而去,可谓,方去右臂,又走左膀,心中抑郁可想而知。终日泣不成声,又生了一场重病。好不容易才勉强下了床,这才复了朝。但刘备每每想起法正便自感伤,经常在大殿里想想哭了起来,实在难以理政,只好又罢朝数日。

  诸葛亮问刘备当以何身份葬法正,刘备细思良久方道:

  “云长以汉寿亭侯入殓,孝直之功不在云长之下,孤欲追谥其为翼侯,便以翼侯身份下葬。”

  法正于是也就成了刘备在位期间唯一一个有追谥的大臣。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刘备在诸葛亮一众大臣的拥立下于西川称帝,改元章武元年,立吴氏为妃;长子刘禅为太子;次子刘永为鲁王;三子刘理为梁王;封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大小官僚,一一升赏,大赫天下。

  却说次日早朝,刘备一句话激起千层浪:

  “联欲起兵东征东吴,已血二弟之仇,众卿以为如何?”

  朝野之上登时议论纷纷,便是诸葛亮也颇为震惊,此时据关羽之死已近两年,此事应是经刘备深思熟虑过的了,但东征孙权真的是最佳之选吗?

  对此诸葛亮当然不能认同,曹魏兵多将广一家独大;蜀国则占据川蜀之地,拥有天然之屏障,易守难攻;东吴虽历经三代经营雄踞江东,根底深厚,但军事上重水军而轻陆军,以致很难突破长江之地,但也正是因为有长江天险,才不至被歼灭。

  诸葛亮自是最清楚自家实力,川蜀之地久未经战乱,兵员雄厚,如果刘备真有意出征,可动员兵员可达十万余众,这是无论东吴还是曹魏都无法企及的。曹魏政权虽然家大业大,但中原地区饱经战乱,生产力大量缺失。而更重要的是,为抵御外敌,曹魏投入巨大,单单是幽州地区长年驻守的兵力便高达十数万,这些部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