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谋划
  林君复的三元及第没等来,到等来了那个参张家兄弟的济宁知州章延闿无罪释放,转做御史。这似乎是一场炸雷在京城炸响,反应的人有很多。

  可是锦华却没在庆云伯的脸上看到任何喜色。

  “老爷……”

  “你认为是好事?”庆云伯是借着检查锦华学习规矩的名头过来瞧瞧的。

  难道不是好事么?庆云伯当初在对自己说这事的时候不正是等着皇上处理张家么?为什么现在又这样的问?而且,从庆云伯的态度来看,他似乎并不看好整件事。

  “你若是这么想,我就看高看了你!”庆云伯一手搁在桌面上,轻轻的敲打着。

  锦华低下头。

  “你认为皇上无罪放了那个章延闿是好事?你忘记了张家是什么人?他们能这么轻易的罢休么?”

  是啊。张家是什么人,是太后的娘家,寿宁侯建昌侯那是太后娘家亲弟弟。章延闿参的那个知县是太后娘家姐姐的儿子。

  可是整件事上来看,张家占尽了便宜。皇上说章延闿无罪,不就说明是肯定章延闿参的有理,就是承认张家有罪。可是,皇上却没有下任何旨意处置张家,对那个诬陷章延闿的知县也不过是一句误听小人之言,今儿轻飘飘的摘了个一干二净。反到是章延闿,一个无罪的人,反而降职。

  “张家肯定不会放过那个章延闿。”

  庆云伯只是一笑。这个不用说都晓得。

  “如果这个章延闿能躲的过去的话,是不是就要另说?这个章延闿不是泰宁侯的姻亲么?”

  庆云伯道:“躲过去,那是他的本事,躲不过去,那是他的命。难道张家还能因为他是谁的亲戚就放手的主么?”

  张家连庆云伯的弟弟都敢打死,就更不要说这种拐弯抹角的亲戚了。

  “这个章大人就是一块过河的垫脚石?”

  庆云伯道:“这也说不定,现在什么事都不清楚,走一步算一步。”毕竟这种事情不是一个人指证就能处理的。就算是有铁证又如何?若是能审,以张家犯的事,早就够让寿宁侯兄弟死上个十几二十次了,可是到如今,含冤的白骨森森,作孽的到锦衣玉食,逍遥快活。

  “你听说了么?”

  林君复终于结束了九天的考试,从贡院出来了,他被庆云伯接回到家里来了,要给他好生的补补,好好的修养。

  锦华点了头:“都察院数十名御史联名上奏参建昌侯二公子当家侮辱御史。”原先还没打定主意,现在态势却明朗了许多。章延闿做御史的头一天就被建昌侯的二公子当街堵了个正着,被打被骂,第二日都察院就参上去了。建昌侯带着儿子进宫请罪,皇上没见。可是这又能有什么,还有太后呢。

  林君复笑道:“我再说一个消息,你一定听得高兴。”

  “你请说。”

  “太后为侄子说好话。”

  这个显然易见。

  林君复见锦华一副理所当然,不以为然的表情,笑道:“你且听我把话说完。皇上没见太后,只是派人传了话。说了周王之事。”

  周王?锦华不解。

  林君复道:“周王是太祖兄长的遗腹子。因为非作歹,被太祖亲自刺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