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北上(上)
  夜晚中的路并不好走,更何况还是个女子,脚下道路泥泞不堪,走起来相当吃力,锦华不时的摔倒,可却不敢哼一声,爬起来,擦去脸上的雨水。雨没有停的架势,冰冷的湿衣裳裹在身上,除了心口窝,没有一处是热的。她不知道去哪,只知道一直往北走,一定要回到京城,一定要洗清自己的冤屈。一夜的急行,锦华又冷又饿,可是她身上没有一文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的摊子。她不知道怎么讨吃食,不知道要怎么说。

  “咣。”

  几文钱掉在了她的面前,锦华吃惊地抬起头。

  “造孽哦!又是遭了什么难!”扔钱的婆婆走远了,锦华没有将钱拣起。那钱就在自己的眼前,她却伸不出手去。

  路边一个男乞丐冲到她面前,抢夺似的拣了钱就跑,一边跑还一边傻笑。

  “怎么不拣着?”一个卖馒头的汉子递了两个馒头给她。锦华感激地接过馒头,她也是饿坏了,迫不及待地夺过去塞进嘴里。吃着吃着,她哭了起来,她的自尊被伤害了,她从没想过,她一个官宦家的小姐居然会沦落到讨饭的日子。

  父亲死后,家里过的很难,就是那样,她也没有随意接受馈赠,即使曾经饥一顿,饱一顿,她也没有乞讨过。父亲在世时曾经说过,饿死是小,失节是大,再苦再难,读书人的骨气体面还是要保存的。如今……

  卖馒头的大叔叹了口气:“姑娘,有东西吃你怎么还哭呢?”

  锦华抹着眼泪,哽咽着吃着馒头。

  锦华咽下口中的东西,将剩下的一个馒头收在怀里,对着卖馒头的汉子行礼:“敢问恩人尊姓大名,一饭之恩,来日必将报答。”

  文绉绉的话,卖馒头的大叔也听不大懂,只晓得这是在问他的姓名。他笑道:“问什么名儿,我自己都不记得我的名儿了。”

  锦华又道:“大叔,这到京城有多远?”

  卖馒头的大叔奇怪地瞧了锦华一眼,细细地打量着她:“姑娘,这离京城远着呢。你若要寻事做,就在咱们这儿。”

  卖菜的大婶一面吆喝着,一面道:“你年纪轻轻地,到哪里不能找事?咱们这里有几家大户,前头的柳老爷可是大善人,到他家做事,也不差。何必上什么京城,你一个姑娘家,就不怕路上遇上什么事。如今的世道,坏人多的是。”

  “我……上京寻亲。”锦华想着过年时看戏,常能听到那戏文上投亲一说。

  她这么一说,人家也不好拦她,只是道:“你一个人可怎么好走?你又没有钱。”

  那卖馒头的大叔道:“其实也不竟然。”

  锦华听他这么说,忙向他请教着。

  “你到那前面的南阳镇(今山东微山县境内),那是大地方,来往的客商多。问问可有上京的船。到时候便求求,有那些好心的客商,到也愿意让你白搭船。”

  锦华一听忙再次向那人道谢,问清了路程便要走。

  那卖馒头的大叔叫住了她,又塞了几个馒头给她:“一路上带着吃。”

  锦华但觉一股暖流流过心田,诚心诚意地跪下向他道谢。

  那人忙将锦华搀起来:“这怎么敢当。不过是几个馒头,哪里用得着这样。你且去问问,一路上还要多小心。”

  锦华一路急行,才到码头,正打算问可有去京城的船,却瞧着那边围着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