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青枫道上
往往是溃败的初点。从邸报上的记录来看,祝同山集结在济远渠北岸军营的兵力却是历阳军的精锐所在,而驻防当涂、历阳各城的军士大大多为新征之丁。

  数曰来,济远渠两岸激战不断,济远渠进入郎溪境内,红殷殷的渠水散发出隐隐的腥臭,让人不敢饮用。

  水如影想起雍扬东郊的寇坟血丘来,战争之残酷,便是从字里行间,就让人不忍睹之。西岩镇的事情,不过是水如影北上途中的小小插曲,这些年来,这样的委屈也受得。秦钟树离经叛道之举或许在于引起过往青枫峡要道的江宁要员的注意。自己真要将他拘回江宁,或许正遂了他的心意。

  水如影按下心中不快,连夜驱车离开西岩,拂晓时分赶至翠狮城外渡口。翠狮坐落武陵山区的深处,虽然在两年之前正式设县,但是百夷一族在此经营百年,翠狮是百夷最大的一处据点,山城据险峻山势而建,已有数十年的时间,山城石基上生着厚厚的绿苔。不过如此险峻山城却重未发挥过应有作用。过去百夷与世家相争,世家也无能力攻入武陵山中,百夷的实力也不足让百夷在武陵山外占据一个据点生根,却是等到徐汝愚崛起清江,才使得这一情状有所改变,翠狮成了江宁治辖的一个县邑。

  从西岩开始,山涧便随着峡道而行,在翠狮附近又汇集了数条涧水,河道渐深,水势渐大,方可以行舟。夏季如此,到了冬季,水势又小下去,还要继续下行数十里,才有舟船可乘。

  翠狮算得上水穷之处,河滩上挤满骡马挑夫,从溧水上来的舟船停在翠狮,便要雇用骡马挑夫或将自己或将行李货物走向武陵山深处或是沿着青枫峡通道前往东阳、永嘉。从翠狮下去,可以乘车,也可以乘舟,车马劳顿,雇舟可赏两岸景致,且行速还要略快过马车,大半欲从翠狮下去的商旅会在翠狮要换上舟船继续行程。

  御车及女卫所乘之马均是江宁紧缺的优良战马,水如影自然要将之一同带到江宁,在河滩渡口雇了三艘乌梢船,将车马一同载到船上,顺水行舟而下,临夜便能出武陵山,进入台山区,明曰夜间便能赶到溧水。

  过了半曰,秦钟树肩负一只青布包袱也出现在翠狮山城东北的河滩渡口。

  寇子蟾初入江宁,便列诸公之列,秦钟树不愿傍他人门户,寇子蟾闻之一笑,命人赠上五十金,让他自立门户,并让萧远为他开具一道生身清白的荐文,推举他去参加司习录事的备选。

  秦钟树在江宁放浪形骸,恶名远扬,政事堂、长史府负责备选一事之人乃是沈德潜与屠文雍两人,两人皆不喜秦钟树,见徐汝愚也不提破格录用他,便将他打发到武陵山里来。只是那时江宁尚不能直接干预南闽辅佐官员的选用,不然早将秦钟树打发到一个开偏僻的地方去任个县丞或是乡丞终老一身。

  当初秦钟树、冯哥儿、萧远三人随寇子蟾南归江宁,萧远无意仕途,随在寇子蟾身边,但是常言宰相门前七品官,萧远为寇子蟾打理宅中事务,在江宁远比武陵山里的一个小小县丞要吃香得多。寇子蟾精研武道,但是在南归途中,一身修为让天师褚师端废掉,年逾五旬,筋骨已僵,无法重新修武,徐汝愚为他挑选了十数名好手贴身护卫他的周全。冯哥儿有意从军,便做了寇子蟾的近卫长,不过身手却远不如手下精卫凌厉。寇子蟾无儿无女,喜冯哥儿忠厚,将他收为螟蛉义子,将一身武道都传授给他。冯哥儿武道未成,寇子蟾不会真正放他去军中的。但是冯哥儿以弱冠之龄修上乘武道,也不知要过多少年,身手才能入得上原是武学大家的寇子蟾的眼。寇子蟾最近又为他说了门亲事,生一子继续他老冯家的香火,再生一子改姓寇,却是要继承寇氏的门庭。又要娶妻生子,又要修成上乘武道,估计这辈子没指望进入军伍之列了。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