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
��到堂上用膳。

  走到堂前,一阵微熏的暖意夹着饭食的香味迎面而来。地上一方一方地分成十几张席,每席摆着案几,数人围坐,将堂上挤得满满的。

  见我们进来,声音小了一些,不少人停下往这边张望。感觉到各种视线投来,我目不斜视,随着齐乙走到其中一席上坐下。

  馆人前来添置上新的食器菜肴,齐乙微笑着招呼我和骈父用膳。

  乡野之所,饭菜做得很简单,好在有酒相佐。不过周朝以商为鉴,严禁酗酒,席上的酒也很少。

  齐乙问道:“不知上卿与公女前来宗周,所为何事?”

  骈父答道:“王姒寿辰将至,吾与公女特来为之祝寿。”

  齐乙看看我,似有所思,随而点头,微笑道:“原来如此,乙也正为此事而来。”

  骈父是天子任命的上卿,本是畿内贵族,堂上不少人与他相识,席间纷纷过来打招呼,忙得不得了。饭后,他还要到别的席上还礼,便吩咐从人稍后送我回房,向齐乙告退而去。

  席上留下我和齐乙两人,我看看他,虽说认识,但似乎还从没像这样单独和他待过,要说些什么好呢?

  齐乙却大方地笑笑,道:“两年未见,公女别来无恙乎?”

  我道:“劳公子关心,姮一切安好。”

  齐乙说:“二国上月结亲,不知公女可曾见过吾幼妹?”

  我说:“姮自兄长成婚次日便由母亲引见与长嫂相认。”

  “哦?”齐乙微笑:“吾妹月余未见,不知在贵国过得可好?”

  我笑道:“公子放心,姮观长嫂气色红润,精神充足,并无不妥。”

  齐乙颔首。

  正说话间,旁边两席的人一阵哄笑,望去,只见其中一人面带嘻闹之色,以手叩案,正唱着什么,旁人拊掌大笑。他们的语言我听不懂,大概是哪国的方言;发式也有些奇怪,除了上位者中三人束发,一人总角外,其余四五人皆散着头发,只在上面饰以额箍。

  见我疑惑,齐乙道:“那是楚人。”

  “楚人?”我好奇地望去,都说楚人不羁,看来不假。仔细听他们的口音,语调微微上扬,的确有点湖南话的影子。

  齐乙道:“然也,上首者正是楚子熊绎。”

  “熊绎?”我更是一惊。只见熊绎四五十岁年纪,留着大胡子,衣着整齐上乘,一股沉稳之气,正与旁人说话。

  楚国是熊氏之国,芈姓,成王时,熊绎臣服于周,封为楚子。现在的楚国还不像后世那般强大,相反,由于楚地原始荒蛮,十分落后,周人称之为“荆蛮”,与东夷同等对待。熊绎为君以来,勤政爱民,艰苦创业,开发深林大泽,终使楚国渐渐有了起色。我看他身形精悍,肤色黝黑,想来就是因为长期在外奔波所致。

  熊绎旁边的总角少年,十七八岁年纪,浓眉大眼,正含笑着看下面的人唱闹。发觉有人在望他,那少年直直地看过来,见到我,忽而一亮,打量着我,毫不掩饰眼中的赞赏。

  我别过头,看天色不早了,想着还要洗漱,便起身向齐乙道:“公子慢用,姮就此告辞。”

  齐乙微笑点头:“公女请便。”说着,召来馆人领我回房。

  两人互相致礼,我转身随馆人入室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