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剿灭蒙古的方法(下)
草丰盛地进行耕种,并发给农具和两种新型的粮食种子,过上定居的生活。

  而陈旉带来的这两种适合在苦寒贫瘠之地生长的粮食作物,便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土豆和玉米。这两种粮食作物皆产于美洲,中原一带原本没有。但岳云这个穿越者却是深知这两种作物的世大贡献。历史上,中原王朝开始向东北大规模垦殖,就是从明朝开始的,而这也是因为土豆和玉米已经引进了中原,才得以有了垦殖的合适粮食作物。

  所以,岳云便早在台湾时,就发出了金额巨大的悬赏令,要求航海家向东航行,去探索未知的大陆,同时要求能找到上述两种植物的种子,凡是能找回来的人,均赏以五十万贯铜钱。

  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位从开青楼转行当海商,率先发现了澳洲的吴建春,在得到奖励之后,又从澳洲继续向东航行,终于在两年前发现了美洲,并取得了这两种植物的种子。

  而岳云在得到玉米和土豆的种子后,如获至宝,立刻将其交给农业专家陈旉进行试种。这位前宋时期最伟大的农业专家也不负重望,首先在江南试种成功,然后又推广到了吐蕃、和陕西、中原一带。并获得了当地农民的极大欢迎,因为他们发现,这土豆和玉米产量比原来传统的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高得多,而且还不要那么多肥料和水,也没有那么娇贵。

  陈旉在有了初步推广的经验后,心中自然更有底气,既然在吐蕃这种高寒之地和以及陕西这样的黄土高原都能种植成功,草原就更没有问题了。

  而牧民们原本担心中原拿来的粮食作物在大漠没法种活。但在试耕种一年后,却发现产量很高,比他们放牧牛羊更划算。在尝到甜头后,他们自然更愿意耕种,而不是放牧了,毕竟这样要稳定得多。

  在这样此消彼长之下,大漠内投降帝国的部落越来越多,且凡是投降过来的部落全都改衣易俗,作了汉人打扮,生怕被赏金猎人一刀杀了去领赏。

  而且他们也觉得这是一条生财之道,毕竟比起那些外来户来说,他们对于大漠的地形更熟悉,知道那些和中华帝国敌对的部落所在之处,杀起人来更得心应手。

  到了后来,据边关的守将统计,竟然来领赏的人百分之七十都是原来的蒙古部落中人。

  而身体中一直燃烧着战斗烈焰的岳云和岳飞两父子,也参加了数场进攻蒙古诸部的战役。让众臣都不禁感概,这太上皇和皇上,真的是为了战斗而生的人。

  在这样进攻了三年之后,不服中华帝国统治的大部分蒙古部落都覆没了,只有少数几个部落还没有臣服,而秦桧一家人也还没有搜寻到。这成了让岳飞和岳云最不放心的事。

  中华纪元三年七月,岳云指挥大军到了斡难河畔,建立了军事要塞,准备发起对蒙古诸部的最后一战。

  耶律普速完对此十分不理解,认为对付这种不过几千人的部落,他只需遣一大将前往即可,不用自己亲自出马。但岳云却是十分清楚,现在乞颜部的首领也速该,可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的父亲。在几十年后,这个现在还没出生的婴儿,几乎征服了整个亚洲和东半个欧洲,屠杀了数亿人,其中金国和南宋、西夏就有几千万人。特别是在抵抗蒙古入侵较为激烈的四川、荆襄、江南等地,几乎被杀得白骨遍野,千里无人烟。

  例如四川在蒙古入侵前,有1200多万人口,由于四川人民的顽强反抗,在合川钓鱼城击杀了蒙古大汗蒙哥,四川便遭到了疯狂报复,在沦陷之后,四川人被杀得只有80万,成都更是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岳云知道后世的历史,自然会对灭亡蒙古之事尤其上心,他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