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节 封王
��过曹冲不擅自决定,确实有些过份了,到时候老爹就是当了王,心里可能也有些不快,事情反而办得不妥。现在天子已经松口可以封王了,也不是拖延一点时间的问题罢了,等两天也无妨。
“陛下所言甚是,臣这就和丞相大人和仓舒联系。仓舒仁孝,臣估想他一定不会反对的。”说完,不等天子点头,匆匆一礼,转身出去了。
等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天子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嘴角却挑起一丝讥讽,他看了一直垂头顺目的金祎一眼,会意的点了点头,起身掸了掸衣服,缓缓的向后宫走去。后殿的廊下,皇后曹节正由两个宫女的搀扶着,缓缓的遛着弯。她的小腹微微隆起,已经有四个月的身孕了。
天子一看到曹节,脸上露出了一丝温柔的笑容,这个皇后不错,虽然也姓曹,可是心向着自己,更重要的是,比起伏皇后来,曹节的眼光的决断显然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说话有理有据,——不象伏皇后那样只知道哭——有几次都把曹丕说得哑口无言,给自己长了不少面子。
“陛下……”曹节一看到天子,连忙推开宫女的手,款款下拜。
“皇后无须多礼。”天子连忙上前扶着曹节,半开着玩笑说道:“皇后有孕,正如将军有甲在身一样,无须行大礼的。”
曹节坚持着行了半礼,这才抬起身来,看着天子一脸的喜色,她抿着嘴笑道:“陛下,今天遇到什么喜事儿了?”
“有。”天子亲热的拉着曹节的手,慢慢向殿中走去,一边笑道:“镇南将军的捷报传来了,他顺利的攻克了吴郡,孙权投降了,他们正在来许县的路上。我大汉的天下啊,现在就剩下西凉还在乱了,不过镇南将军如此雄才大略,又是如此年轻,西凉也应该不在话下。我大汉有了镇南将军,真是我大汉的福份啊。”他笑着感慨了一番,接着又加了一句:“也是皇后的福份。”
曹节却还是微笑着看着他,曹冲兵围吴县的事情半个月前她就知道了,拿下吴郡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应该让天子这么开心,天子这么兴奋,一定有别的事情。
“这个……”天子见曹节一点没什么意外的感觉,有些尴尬,知道自己的心思未必能瞒过曹节,他组织了一下语句又说道:“朕想给他一个重重的奖赏。不过现在有个问题,他这么年轻,一下子赏得太重,以后再平定了西凉,可怎么赏?朕倒没有什么想法,但是怕那些大臣又要啰哩啰嗦的,说什么不赏之功之类的,反倒对仓舒不利。”
曹节点了点头:“陛下说得有理,他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有些事情,还是缓些的好。”
天子叹息道:“可是他立了这么大的功,不赏也不行啊。不赏他,又如何赏他手下的那些有功之臣,这件事很让人头疼,刚才子桓提醒了朕,上次可是应允了仓舒,待他再立功就封丞相为王的,如今倒是个好机会。想来那些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也不会再来说三道四了。”
天子说着,将朝堂之上他和曹丕的对话大致的描述了一遍。曹节的脸却慢慢的阴了下来,她瞟了一眼看似为难,实际上却掩藏不住得意的天子,无声的叹了口气:“子桓说得对,仓舒仁孝,一定不会反对的。”
曹丕给曹操和曹冲分别写了信,写给曹操的那封里,他详细的解说了不能封赏曹冲的理由,反正是说得冠冕堂皇,听起来处处是为曹冲着想,不想让他过早的成为那些死脑筋的书生眼中钉。而在给曹冲的信里,他除了这些之外,又大讲孝道,言下之意,你就不要争了,这次的功劳让父亲满足一下,以偿心愿算了。
曹冲接到信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初,他回到襄阳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他的宝贝女
“陛下所言甚是,臣这就和丞相大人和仓舒联系。仓舒仁孝,臣估想他一定不会反对的。”说完,不等天子点头,匆匆一礼,转身出去了。
等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天子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嘴角却挑起一丝讥讽,他看了一直垂头顺目的金祎一眼,会意的点了点头,起身掸了掸衣服,缓缓的向后宫走去。后殿的廊下,皇后曹节正由两个宫女的搀扶着,缓缓的遛着弯。她的小腹微微隆起,已经有四个月的身孕了。
天子一看到曹节,脸上露出了一丝温柔的笑容,这个皇后不错,虽然也姓曹,可是心向着自己,更重要的是,比起伏皇后来,曹节的眼光的决断显然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说话有理有据,——不象伏皇后那样只知道哭——有几次都把曹丕说得哑口无言,给自己长了不少面子。
“陛下……”曹节一看到天子,连忙推开宫女的手,款款下拜。
“皇后无须多礼。”天子连忙上前扶着曹节,半开着玩笑说道:“皇后有孕,正如将军有甲在身一样,无须行大礼的。”
曹节坚持着行了半礼,这才抬起身来,看着天子一脸的喜色,她抿着嘴笑道:“陛下,今天遇到什么喜事儿了?”
“有。”天子亲热的拉着曹节的手,慢慢向殿中走去,一边笑道:“镇南将军的捷报传来了,他顺利的攻克了吴郡,孙权投降了,他们正在来许县的路上。我大汉的天下啊,现在就剩下西凉还在乱了,不过镇南将军如此雄才大略,又是如此年轻,西凉也应该不在话下。我大汉有了镇南将军,真是我大汉的福份啊。”他笑着感慨了一番,接着又加了一句:“也是皇后的福份。”
曹节却还是微笑着看着他,曹冲兵围吴县的事情半个月前她就知道了,拿下吴郡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应该让天子这么开心,天子这么兴奋,一定有别的事情。
“这个……”天子见曹节一点没什么意外的感觉,有些尴尬,知道自己的心思未必能瞒过曹节,他组织了一下语句又说道:“朕想给他一个重重的奖赏。不过现在有个问题,他这么年轻,一下子赏得太重,以后再平定了西凉,可怎么赏?朕倒没有什么想法,但是怕那些大臣又要啰哩啰嗦的,说什么不赏之功之类的,反倒对仓舒不利。”
曹节点了点头:“陛下说得有理,他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有些事情,还是缓些的好。”
天子叹息道:“可是他立了这么大的功,不赏也不行啊。不赏他,又如何赏他手下的那些有功之臣,这件事很让人头疼,刚才子桓提醒了朕,上次可是应允了仓舒,待他再立功就封丞相为王的,如今倒是个好机会。想来那些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也不会再来说三道四了。”
天子说着,将朝堂之上他和曹丕的对话大致的描述了一遍。曹节的脸却慢慢的阴了下来,她瞟了一眼看似为难,实际上却掩藏不住得意的天子,无声的叹了口气:“子桓说得对,仓舒仁孝,一定不会反对的。”
曹丕给曹操和曹冲分别写了信,写给曹操的那封里,他详细的解说了不能封赏曹冲的理由,反正是说得冠冕堂皇,听起来处处是为曹冲着想,不想让他过早的成为那些死脑筋的书生眼中钉。而在给曹冲的信里,他除了这些之外,又大讲孝道,言下之意,你就不要争了,这次的功劳让父亲满足一下,以偿心愿算了。
曹冲接到信的时候,已经是十月初,他回到襄阳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他的宝贝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