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擂台
旁的大树,几个扎着冲天辫的小孩嘻嘻的笑着,骑着竹马在人群中跑来跑去,清脆的笑声在墙里墙外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中特别清晰。讲台上有几个空着的锦席,想来是留给那几个大腕的。旁边有个坐位前设有珠帘,曹冲开始没太看明白,后来一想也就释然了,这一定是留给蔡琰的,她是女人,虽然戴了他设计的帽子,在这些大儒面前依然是不方便露面的,给她设个珠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曹冲一边尝着蟹黄汤包,一边和沉浸在发财梦里的蔡瑁、刘琮闲聊着,偶尔瞟一眼外面。当第三次续水的时候,书院里一声铜锣响,一个穿着深衣的少年略带着些青涩的站在讲台边,用还带着些童音的声音说道:“各位安静,今天的辩论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各位安静。”

  旁边的士子们立刻安静下来,人群中有一个方脸大耳的高声叫道:“小王先生,今天讲什么啊?”

  那个小王先生看了他一眼,拱了拱手道:“今天讲的是五经的春秋。”

  又有人叫道:“今天讲春秋,可是三传并讲么,还是只讲今文不讲古文的。”

  小王先生微微一笑:“既是辩论,自然是三传并讲。诸位莫要着急,稍候便知。”

  下面一阵轻笑,又有人大声问道:“今天蔡大家可来么?”

  旁边立刻有人打断他,指了指讲台上的珠帘:“你不长眼么,就会呱呱呱问个不停,上面的珠帘既然设了,蔡大家自然要来了。”

  那人不服气的说道:“你知道啥子,我可听说了,小曹将军从江陵回来了,蔡大家是他的先生,说不定要去见小曹将军,未必就来开讲呢。你是不知道,我来就是为了蔡大家的,她要不来,我就不想听了呢。”

  “那你出来吧,把坐位让给我啊。”一个爬在墙头的年轻人大声叫道。

  “哈哈哈……”哄笑声一片。

  曹冲笑着抿了一口茶,回过头看着蔡瑁和刘琮说道:“想不到蔡先生现在如此有名,居然有了粉丝了?”

  “粉丝?”那两人愣愣的看着曹冲:“粉丝是什么?”

  “哦。”曹冲一愣,连忙笑着:“就是崇拜者的意思。”

  “哦——”两人恍然大悟,刘琮笑道:“仓舒你可不知道,我家那个季绪也是蔡先生的粉……粉丝,他到襄阳不久,看了几次言纸,唯独对蔡先生的文章情有独钟,一心想投入蔡先生的门下,到时候还请你多多美言几句。我听说因为要投入蔡先生门下的人太多,现在已经提高了要求,要考试,通不过蔡先生的考试,是不能跟蔡先生的课的。”

  曹冲呵呵一笑:“怎么,岳父有意要将这几位大儒都纳入襄阳书院?”

  蔡瑁得意的笑道:“当然,既然将他们请来了,怎么能白白的放他们走,我可给他们开了高价,愿意象宋仲子、綦毋广明一样任教的,我开他们千石的薪资,不愿专职在这儿干的,或者有公务在身脱不了身的,我请他们来讲论,按天计酬,报销车马费,赠送印书坊最新的书籍,怎么样,条件蛮丰厚的吧。”

  曹冲慨然叹道:“高明,这襄阳书院能有今天的热闹,与岳父的高明密不可分。”

  蔡瑁摇头笑道:“这可不是我的主意,是小玉儿听荀家小姐的建议说的,她说这点钱虽然对那些有官职的并不在乎,但对那些贫苦的学人来说,却未尝不是个谋生、进学两不误的途径,果不其然,这个办法用了两个月,教师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

  曹冲点点头,十分高兴。襄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