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孙贲
辞走了。
曹冲也没有起身送他,独自在帐中坐了好久,想了又想,把绢制地图拿出来看了又看,推演江东可能的棋路,猜测他们投降的可信度。又把周不疑等人叫过来商量了半天,他们也都觉得江东的投降在情理之中,说不出太多的疑点,但不可不防。关键只在于曹冲怎么提醒曹操地问题,这个时候不能触了曹操的逆鳞,否则只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从曹冲的角度来说,是无论如何要提醒曹操防备江东的诈降,而从张松他们地角度来说,则是无论如何不能给曹操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免影响以后的夺嫡。张松上次话已经讲得很清楚,夺嫡在他们几个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已经不用再商量了。
周不疑看着地图说道:“不管孙贲是真降还是假降,总不能他说投降就信了他,总要他表现出一点诚意才可。现在谈这些还为时过早,等正式派了人过来接洽,到时候再提出一些要求,让他慢慢进入我们的布置,假降也让他变成真降。比如我们可以要求他提供一些江东的情报,然后把其中符合的部分与我们自己了解到的相掺合,再传回江东,让江东怀疑他暗中有鬼,或者等他投降过来地时候,带着他的军队去打刘备,让他们互相咬,我们坐着看戏,到时候他是真降还是假降就一目了然了。”
蒋干看了周不疑一眼,眼中全是警惕,似乎觉得这个平时话不怎么多的家伙原来这么阴险,这种事都想得出来,难怪公子对他那么器重。张松也点头道:“元直这话有道理,反正一句话,人到了曹营就得由我们说了算,真降假降到时候都由不得他了。”
曹冲也觉得此计可行,做好了打算,等到曹操派人来叫他时,他胸有成竹的在曹操面前一说,曹操果然大喜,拍着曹冲的头说道:“你这想法好,公达和子初他们也是如此说,所谓将计就计,顺藤摸瓜。只要孙贲进了营,事情就不由他做主了。”
见曹冲没有象往常转变抹角的提醒他要注意江东,曹操的心情好了很多,将许县发生的事跟曹冲讲了讲。曹冲事先已经从曹彰嘴中知道了事情地大概。现在又听曹操再一说,再加上看到驻兵许县地丞相长史王必传过来的消息,他心里更有数了。杨家也就是在背后提供了些炮弹,然后坐山观虎斗,看着郗虑被那么儒生搞得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而前任尚书令荀彧、现任尚书令刘先、光禄勋蒯越、大鸿胪韩嵩等人都沉默不语,也不说支持那些儒生,也不说反对。反正就是要看郗虑地笑话。
“刘始宗尚黄老之术,和郗鸿豫的本不是一路人。至于蒯异度、韩德高,他们虽然都是儒宗,却和郗鸿豫的师门争斗已久。”曹操见曹冲有些不解,但笑着解说道。
“父亲是说,他们的分歧本不在日食本身,而在师法、学术不同。”曹冲觉得有些奇怪了,这学问不同至于到这个地步?
“也可以算是。也可以算不是。”曹操点点头又摇摇头:“真正为学术而争的,不会象他们这样,所谓坐而论道,真要为学术争,完全可以在太学里争个光明正大。几千太学生坐下来听他们讲,择善而从。他们说是学术分歧,其实是权利之争,眼下朝中以郑玄一派最为贵重。以前的今文派自然眼红,拖到今日才跳出来,已经算是晚的了。古文派一直不得势,以前是和今文派斗,如今两方倒联合起来和郗鸿豫斗了。可惜郑康成学问虽做得好,这里面的东西却看不清楚,反被人当了棍子使。”
曹冲恍然大悟,搞了半天背后还有这些事。他也知道汉朝有什么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之争。一直以为就是大家崇尚地理念不同而已,做事还要精诚合作,争的都是道义,哪知道背后全是权利,心中对那些名人的尊崇不由得减了三分。
“仓舒,你要记住,任何时候真正为学术而献身的人都是很少的,这样的人要尊重。�
曹冲也没有起身送他,独自在帐中坐了好久,想了又想,把绢制地图拿出来看了又看,推演江东可能的棋路,猜测他们投降的可信度。又把周不疑等人叫过来商量了半天,他们也都觉得江东的投降在情理之中,说不出太多的疑点,但不可不防。关键只在于曹冲怎么提醒曹操地问题,这个时候不能触了曹操的逆鳞,否则只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从曹冲的角度来说,是无论如何要提醒曹操防备江东的诈降,而从张松他们地角度来说,则是无论如何不能给曹操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免影响以后的夺嫡。张松上次话已经讲得很清楚,夺嫡在他们几个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已经不用再商量了。
周不疑看着地图说道:“不管孙贲是真降还是假降,总不能他说投降就信了他,总要他表现出一点诚意才可。现在谈这些还为时过早,等正式派了人过来接洽,到时候再提出一些要求,让他慢慢进入我们的布置,假降也让他变成真降。比如我们可以要求他提供一些江东的情报,然后把其中符合的部分与我们自己了解到的相掺合,再传回江东,让江东怀疑他暗中有鬼,或者等他投降过来地时候,带着他的军队去打刘备,让他们互相咬,我们坐着看戏,到时候他是真降还是假降就一目了然了。”
蒋干看了周不疑一眼,眼中全是警惕,似乎觉得这个平时话不怎么多的家伙原来这么阴险,这种事都想得出来,难怪公子对他那么器重。张松也点头道:“元直这话有道理,反正一句话,人到了曹营就得由我们说了算,真降假降到时候都由不得他了。”
曹冲也觉得此计可行,做好了打算,等到曹操派人来叫他时,他胸有成竹的在曹操面前一说,曹操果然大喜,拍着曹冲的头说道:“你这想法好,公达和子初他们也是如此说,所谓将计就计,顺藤摸瓜。只要孙贲进了营,事情就不由他做主了。”
见曹冲没有象往常转变抹角的提醒他要注意江东,曹操的心情好了很多,将许县发生的事跟曹冲讲了讲。曹冲事先已经从曹彰嘴中知道了事情地大概。现在又听曹操再一说,再加上看到驻兵许县地丞相长史王必传过来的消息,他心里更有数了。杨家也就是在背后提供了些炮弹,然后坐山观虎斗,看着郗虑被那么儒生搞得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而前任尚书令荀彧、现任尚书令刘先、光禄勋蒯越、大鸿胪韩嵩等人都沉默不语,也不说支持那些儒生,也不说反对。反正就是要看郗虑地笑话。
“刘始宗尚黄老之术,和郗鸿豫的本不是一路人。至于蒯异度、韩德高,他们虽然都是儒宗,却和郗鸿豫的师门争斗已久。”曹操见曹冲有些不解,但笑着解说道。
“父亲是说,他们的分歧本不在日食本身,而在师法、学术不同。”曹冲觉得有些奇怪了,这学问不同至于到这个地步?
“也可以算是。也可以算不是。”曹操点点头又摇摇头:“真正为学术而争的,不会象他们这样,所谓坐而论道,真要为学术争,完全可以在太学里争个光明正大。几千太学生坐下来听他们讲,择善而从。他们说是学术分歧,其实是权利之争,眼下朝中以郑玄一派最为贵重。以前的今文派自然眼红,拖到今日才跳出来,已经算是晚的了。古文派一直不得势,以前是和今文派斗,如今两方倒联合起来和郗鸿豫斗了。可惜郑康成学问虽做得好,这里面的东西却看不清楚,反被人当了棍子使。”
曹冲恍然大悟,搞了半天背后还有这些事。他也知道汉朝有什么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之争。一直以为就是大家崇尚地理念不同而已,做事还要精诚合作,争的都是道义,哪知道背后全是权利,心中对那些名人的尊崇不由得减了三分。
“仓舒,你要记住,任何时候真正为学术而献身的人都是很少的,这样的人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