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拿面子换银子
��帝成全黑水明国十万海外汉人遗民的拳拳之心云云。

  朱明这晚睡的很香,不管怎么说,朱棣看到了这样一封热情洋溢的上书,伸手不打笑脸人这点他还是要懂的吧。

  当这封按照国书形式来走的上书到达皇帝御案之上前,已经经过了内阁大学士的阅读讨论,以解缙为首的阁臣们意见是:既然怀有拳拳之心,爪哇及其附近岛屿孤悬海外,朱明此人愿意称臣也是想要借着大明的这块虎皮,而大明要威服万邦,有这样一个南洋的支点,倒也不错,不妨答应下来,将朱明送归的时候正式册封。

  朱棣沉吟半晌,这个朱明思路敏捷,虽然传说此人不通文墨,连首诗也是做不来的,但是颇有怪才,不管是南边过来的各式各样的货物还是锦衣卫奏报的昨日里送给皇长孙的那两个小礼物,听闻都是由此人一手制作研究出来的。

  虽然一些文人士子把很多东西都斥责为奇巧淫技,但是对于朱棣这种并非在深宫妇人之中成长起来的皇帝来说,一些先进工具技术的作用,他在心中比谁都清楚,这也是他为何会组建神机营的原因。

  “先缓一缓,但是可以传朕口谕给他,安心的待在大明,他海外的那片地,朕是不会坐视它荒了的。”朱棣顿了顿,又说道,“传口谕并赏赐葉国公玉带一条,金瓜一对,白银千两,另外传谕广东布政使,吩咐广州市舶司从南洋爪哇自由城过来的商船税金一律折半征收。”

  “如此葉国公必感恩不尽,皇上英明。”众位大臣一起例行公事的赞叹了一句,便继续开始下一个议题的讨论起来。

  下午时分朱明正坐在家中静静的练习着书法,这东西以前自己没有好好的琢磨,到了这个时代后才发现,古代汉字的美感实在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在一笔一划的写作这些汉字的同时,似乎觉得浮躁的情绪也慢慢的平复下来,整个人有一股飘飘悠悠的感觉。

  正当朱明陶醉其中时,门外的李亮进门通报道:“国主,外面有宫内来人。”

  哦,难道这国书递上去这么快就有结果了,朱明快步走出门外,只见一名小宦官在屋外正垂首肃立。

  “不知这位公公?”朱明知道这肯定不会是来传旨的宦官,但也是客气的问道。

  “折煞奴婢了,小的来福,乃是皇长孙身边的使唤,这次前来是受皇长孙之命,感谢国公爷送上的西洋奇物,也是来送皇长孙的赏赐。”说完来福躬身递上朱瞻基给他的玉佩。

  朱明双手接过,一看这块环佩,玉色青绿中透出一丝明黄,清澈而发亮,正是适合皇家贵胄佩戴,入手温润不已,绝非凡品。

  拿着这块价值数百倍于自己送出去的那两个小玩意的玉,这朱瞻基从小就知道礼尚往来的道理,难怪有早慧之名,惹得朱棣喜爱。

  既然是好东西,也就却之不恭了,有时候大方收下别人的礼物更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随后李亮将来福送出门外时,也恭恭敬敬的送上了纹银十两权作炭敬了,这时候还没有后世那么多各式各样的行贿名目,李亮听从朱明的吩咐说上了炭敬的名头,这数九寒天巴巴的跑一趟还能不给点好处么?

  来福推脱不过也只得收下,此时明初时节十两银子对他们这种小宦官来说真算是一笔飞来横财,顿时喜上眉梢的跑回去复命了。

  而此刻门口又是唱喏:“昌盛公公驾到。”

  朱明这会知道,真正的戏肉来了,这才是朱棣身边的人呐。

  迎入昌盛,朱明正准备摆上香案,管你好的坏的,反正咱都接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