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皇长孙的老师
免了他的礼,说道:“听父皇说起了葉国公博学多识,还着本王也要多与国公学习一二。”

  说完把朱明请入了殿内。

  原本南京皇宫中有专门为皇太子及亲王们讲学的大本堂,乃朱元璋苦心经营,为的就是培养后续合格的接班人,只是在靖难之役中却毁于刀兵,现在这些皇族子弟多半是在自己的寝宫中专门由朱棣挑选的老师进行教育。

  走入后殿,朱明却已听到有朗朗读书之声传出,便好奇的看了一眼朱高炽。

  “呵,今日退朝之后,右春坊大学士受皇命前来考校皇长孙的课业。”

  进入大明后朱明对于朝堂之上的人人物物还是有所关注,自然知道这右春坊大学士是何许人也,他就是有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称号的解缙。

  此人才高八斗,出生在书香门第,不到二十岁就考上了进士,被选为了前途无量的庶吉士,后来朱棣靖难一来,作为大明顶尖文人中首先屈膝投靠的人,他也很被朱棣看重,擢其为内阁首辅,位极人臣。

  但此人持才傲物,为人耿直,刚当官时总是不畏权贵直言上疏,老是得罪人,也得不到提拔还屡屡被贬谪,最后趁着靖难之役的机会投效了朱棣,倒也实现了他人生的理想,只是从此道德上就多了一个污点。

  此刻应该是他最风光的日子,永乐大典总编撰官,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正是人生的巅峰啊。

  朱明知道他是属于太子一党的,当年也是他的一句话“好圣孙”奠定了朱高炽太子的地位,看来这解缙不光是这样支持太子,一有机会还会跑来太子府上套套近乎啊。

  朱明不烦劳太子,自个儿坐在偏殿中慢慢等候,一杯香茗,时间倒也过得悠然。

  不多时,便有宦官过来通传,皇长孙的课业已完,请先生过去。

  朱明想到自己也要充当先生的角色给后来大名鼎鼎的宣宗皇帝讲讲学,心中豪气也添了不少,跟着宦官走了过去。

  迎面皇长孙朱瞻基正在礼送着解缙。

  此刻解缙还不到四十,正是人生中最最意气风发的时候,朱明看他相貌中正平和,正是标准的文人脸孔,虽然瘦弱,但犹如劲松一般挺拔。

  解缙也看到了迎面而来的朱明,当下彬彬有礼的施了一礼,说道:“国公爷,有礼了。”

  朱明很震惊,他与这解缙不过是在最初的朝贡大礼上见过一次,而且那次人那么多,使者也多大臣也多,朱明自问当时都没有注意到解缙,想不到这解缙现在还能一眼就认出自己,这份过目不忘的本领,牛人就是牛人啊!

  “听闻国公幼年在外漂泊,很是有一番不凡的经历,若是下次时间空闲,也不妨与我好生交流一二。”

  “不敢不敢,早闻大学士大名,听说大学士幼年就享有神童之名,有个故事曾从到南洋的客商嘴中听到,不知是真是假?”

  “哦?下官还有什么故事能流传到那南洋?”

  “故事是这么说的:缙年幼,屋中后门上贴春联一副曰:‘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门的员外看了,甚是不喜,便想着只有像他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于是命人砍去竹子。不一会,家人便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员外听罢,更是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不知解大人可有此事?”

  “哈哈哈,无稽之谈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