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全力投入
  要知道,如果给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足够的休整时间,使其恢复到最佳状态,在接下来的战略反攻中,这两个主力集团军肯定是绝对主力,甚至决定着东北军能否在北京保卫战之后收复华北地区,杀回东北。

  可以说,从长远来看,留着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意义非常重大。

  有点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次让罗耀武下定决心的,还是陈必时。

  在罗耀武犹豫不决的时候,陈必时的一句话让他开窍了。东北军能不会回到黑土地,不仅要看接下来的战略反攻,还得看能不能打退美日联军。如果在京津战场上都无法击溃美日联军,也就无法在短期内将美日联军赶出华北地区,反攻东北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已经扩大了反击规模的情况下,首先得确保在京津战场上取胜,然后再考虑其他问题,不能因为过于长远的打算而耽搁了眼前的作战行动。

  由此可见,陈必时确实很冷静,而且作为旁观者,把局势看得更加透彻。

  得到陈必时的支持后,罗耀武在十四日中午就让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把收容美日战俘的事情交给民兵,协同一起围攻美日联军的新编集团军火速赶往武清,在那里补充了弹药物资之后,第三十九集团军南下支援第二十七集团军,第六十五集团军则沿着第十六集团军的前进路线前往宁河。

  因为时间紧迫,所以这两个主力集团军将在行军途中各与一个新编集团军整合,补充损失的作战人员。

  为了强调这次行动的重要性,罗耀武给两个主力集团军定下了明确的时间表。

  第三十九集团军必须在十五日天亮前与第二十七集团军会合,第六十五集团军则必须在十五日天黑前到达宁河。

  可以说,时间非常紧迫,容不得半点耽搁,就连在武清补给弹药物资也得抓紧。

  军令如山,两个主力集团军在接到命令之后,一分钟都没耽搁就上路了。

  正如罗耀武所担心的那样,在廊坊的美日联军覆灭之后,帕特里奇猛然发现,就算打下了天津,美日联军在京津地区的作战行动也必然以失败收场,到时候天津成为孤城,就算能够守住,也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支承点,缺乏攻打北京的必要条件。

  当时,帕特里奇也收到了东北军即将获得补充的情报。

  虽然帕特里奇并不相信罗耀武会立即把主力部队撤下去休整,但是东北军中并不缺乏战斗力能与主力集团军媲美的新编集团军,而且数量肯定不少,只要罗耀武愿意,随时可以用获得的主战装备加强几个新编集团军的战斗力。随着实力提升,东北军肯定会将战役级别的反击发展成战略级别的反攻。到时候,天津肯定不是东北军反攻的首要目的地,最有可能受到攻击的是唐山。

  说得简单一点,只要东北军打下唐山,美日联军在京津地区的所有部队都将完蛋。

  万幸的是,东北军的大部分部队都聚集在京津地区,离唐山最近的部队也在一百多公里之外,暂时还威胁不到唐山。

  只不过,这并不表示美日联军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兵力相对集中的情况下,东北军要想攻打唐山,首先就得占领附近的城镇,而且是距离唐山较近,又没有多少驻军的城镇。

  最初的时候,帕特里奇并没想到东北军会直接攻打宁河,毕竟这里驻扎了不少美日联军的作战部队,防御部署并不很差。相对而言,东北军从遵化与玉田杀出,从西北方向上向唐山挺进更加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