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南守北攻
�六十五集团军肯定不会手软。要知道,在东北战场上,第六十五集团军在与日军作战中取得的战果,甚至超过了第三十九集团军,是东北军六个主力集团军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一个。

  除此之外,在北面突击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也给第六十五集团军提供了帮助。

  当时,就在中路战场北面,日军第十四已经濒临崩溃。虽然按照罗耀武的部署,第三十九集团军将主力放在了最北面,只在美军第一装甲师的战线南面投入了一个装甲师,但是与之交战的日军第十四师的战斗力本来就不是很强,只有大约一百三十辆主战坦克,而且主要还是由美军提供的m1a2。

  要知道,美国提供给日本的m1a2,绝对比不上美军的同类坦克。

  原因很简单,美军自己装备的m1a2都采用了贫铀合金强化装甲,炮塔与车体正面的抗穿甲能力达到了八百五十毫米,即便是99式主战坦克使用的最新式穿甲弹,也只能在二千五百米之内将其击穿,而美国所有外销与外援的m1a2都只采用了类似于乔巴姆的复合装甲,正面抗穿甲能力在六百五十毫米左右。即便这一防弹标准也不差,能够抵抗绝大部分一百二十毫米与一百二十五毫米坦克炮使用的穿甲弹,但是在遇到最新式的穿甲弹时,在三千五百米外就会被打穿。

  影响日军装甲部队战斗力的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美军的m1a2没有配备自动装弹机。

  对美军来说,这还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管怎么说,美军官兵人高马大,装填二十多公斤重的一百二十毫米穿甲弹的时候,就算有点费力,也不至于影响装填效率。可是对于本来就有点矮小的日本坦克手来说,这就是个问题。事实上,正是因为身材偏矮,日本才在90式坦克上采用了自动装弹机,而90式坦克也是西方国家第一种采用自动装弹机的主战坦克。

  在平常训练中,这个问题还不是很突出。

  可是到了实战中,这个问题就非常突出了。想像一下就能知道,坦克在野外以每小时二十多公里、甚至三十多公里的速度行驶,肯定会非常颠簸,如果装填手的力气不够大,肯定无法顺利完成装填作业。

  炮弹都装不好,坦克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正是如此,实战中,日军坦克的开火速度仅仅只有美军的一半。

  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日军装甲部队的战斗力。

  更要命的是,日军第十四师面对的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一个拥有二百多辆主战坦克的装甲师。

  要知道,即便是美军第一装甲师,也不见得能够击败一个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装甲师。

  天亮前,日军第十四师就遭到重创。为了保存有限的主战坦克,日军甚至从一开始就把步兵战车编入了装甲集群,让步兵战车与主战坦克一道发起冲击。别误会了,日军没有让步兵战车呆在坦克后面,而是与坦克混编。虽然步兵战车上的机关炮对坦克没有威胁,连反坦克导弹也很难发挥作用,但是数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至少东北军的坦克部队在继续冲击之前,必须打掉那些在战场上四处逃窜的日军战车。

  当然,在坦克决战中,步兵战车确实没有发言权。

  战斗中,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坦克手在开火前就分辨出了日军的坦克与战车,因此首先向日军坦克开火,打掉威胁最大的目标之后,再对付日军战车。很多时候,坦克手为了节约本来就不太多的穿甲弹,甚至用榴弹轰击战车。当然,榴弹的威力也不小,只要直接命中,绝对能将日军战车炸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