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好话在前
/>   如果守不住北京,就算能够取得抗战的胜利,那也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台湾当局虎视眈眈,就算大陆政权在迁到成都之后,能够凭借西南地区的险要地形与巨大的战略纵深挡住敌人,正统地位也会受到威胁。到时候,对当权者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游击队,而是另外一个得到了国际社会承认的政权。

  说得直接一点,中央领导必须把守住北京,取得抗战胜利放在首要位置上。

  事实上,也只有在这个前提条件成立之后,游击队的政治诉求才会成为难题,而在此之前,游击队的利益要求都只是要求,而不会落实。

  关键就在这里。

  要想守住北京、取得抗战胜利,就得依靠游击队,也就得答应游击队的利益要求。

  对当权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考验智慧的难题。

  刘诚志过来的时候,叶振邦立即注意到,总参谋长的神色很复杂。

  “怎么样?”罗耀武比叶振邦还要急。

  “走吧,元首让你们进去。”刘诚志朝那几个游击队长看了一眼。

  与绝大部分基层军官一样,游击队指挥官也以年轻人为主。这次代表一百多支敌后游击队留下来的五个游击队长都只有三十来岁,最小的一个大概只有二十五岁。但是谁也不会怀疑他们的素质,至少在战场上,他们的表现不亚于正规部队的任何一名基层军官,而且有着更加丰富的敌后斗争经验。

  罗耀武朝几个游击队长点了点头,率先跟上了刘诚志的步伐。

  狄劭康的书房并不大,装修也很简朴。看得出来,这位执意要与北京共存亡的国家领导人平时也非常节俭,对生活品质没有太高的要求。

  “都请坐吧。”狄劭康亲自迎接了罗耀武,在打量几个游击队长的时候,目光还在他们身上停留了几秒钟。“老刘大概跟我说了一下,游击队的身份问题确实很重要。谁也不能否认,游击队是抗战的重要组成力量,也是打击侵略者的主力军。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我还想听听各位的想法。”

  叶振邦没有坐下,而是跟着狄劭康的秘书,去给其他人端茶上水。

  “元首,其实……”

  罗耀武刚刚开口,狄劭康就压了压手,打住了他的话,对几个游击队长说道:“由你们来说,毕竟是你们提出的要求。”

  这下,罗耀武也不好再插嘴了。

  “元首,我们不是在趁火打劫。”最年长的那个游击队长开口了。

  叶振邦记得,那人叫赵承志,以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一名士兵,东北本地人,立下战功后升为军官,后来主动要求去游击队。听说,在沈阳会战期间,他的父母与弟弟都死在了美日联军的轰炸之中。

  游击队中,像他这样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甚至可以说,那些原本在正规军中服役,后来主动要求去游击队的,大部分都有着类似的情况。

  “抗击侵略者是我们的职责与义务,保卫国家也是我们的职责与义务,可是我们必须搞清楚,在击败了侵略者之后,我们的利益能否得到保证,以及我们浴血奋战,到底是在保卫什么。”

  “这还用问吗?”刘诚志插了一句进来。

  狄劭康又压了压手,对赵承志说道:“你的意思是,国家到底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