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用兵难题
�,增派给东北战场的主力师团应该是八个,而不是四个。
可惜的是,美国当局只给了他四个师团。
作为补充,日军的主力师团由原先计划的八个增加到了十二个,而且通过打通海运路线的方式,将另外二十多个日军二线师团派往前线。
问题是,就像前面提到的,在正面作战中,日军顶替不了美军,二线部队也顶替不了主力部队。
对此,帕特里奇非常不满。
当然,他也只能不满。
美国当局没有继续向东北战场增兵,主要还是受政治因素影响。要知道,在东南战场上的美军主力部队就只有十个师,除掉南下的两个陆战师,就只剩下了八个主力师。再将四个主力师派往东北,也就只有四个主力师了。
显然,这是美军稳住东南战场的最少兵力。
别说再增派四个主力师,就算再增派一个都不可能。
事实上,当时美国当局还有更加宏远的想法,即在东北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趁机在东南战场上发起战略进攻。如果能在打下北京之后,迅速打下南京,美国就能取得这场战争的关键胜利,从而非常体面的宣布结束大规模作战行动。
从政治上看,这不但能够帮助台湾当局恢复正统地位,还能使美国在国际社会上获得广泛支持。虽然战争绝不会在这个时候结束,但是只要能将更多的盟国拖下水,哪怕只是象征性的出兵,也能增强美国的国际声望,使得战争的胜利最大化。
从政治角度出发,美国要想围剿中国,并且使中国从此一蹶不振,迟早都得通过重大军事胜利让盟国出兵。
帕特里奇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在他看来,如果兵力投入不够,无法在进军北京的战斗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面的一切都是浮云。
当然,现在增兵也来不及了。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只能在如何用兵的问题上做文章,即尽量通过有效战术来弥补兵力上的缺陷。
不可否认,帕特里奇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军事统帅。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帕特里奇犯了不少错误,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恐怕没有人能够比他做得更加出色。
要想证明自身的价值,帕特里奇必须打赢这一仗。
只有打下北京,帕特里奇才能让那些质疑他的人相信,在这场战争中,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而且取得无与伦比的成就!(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可惜的是,美国当局只给了他四个师团。
作为补充,日军的主力师团由原先计划的八个增加到了十二个,而且通过打通海运路线的方式,将另外二十多个日军二线师团派往前线。
问题是,就像前面提到的,在正面作战中,日军顶替不了美军,二线部队也顶替不了主力部队。
对此,帕特里奇非常不满。
当然,他也只能不满。
美国当局没有继续向东北战场增兵,主要还是受政治因素影响。要知道,在东南战场上的美军主力部队就只有十个师,除掉南下的两个陆战师,就只剩下了八个主力师。再将四个主力师派往东北,也就只有四个主力师了。
显然,这是美军稳住东南战场的最少兵力。
别说再增派四个主力师,就算再增派一个都不可能。
事实上,当时美国当局还有更加宏远的想法,即在东北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趁机在东南战场上发起战略进攻。如果能在打下北京之后,迅速打下南京,美国就能取得这场战争的关键胜利,从而非常体面的宣布结束大规模作战行动。
从政治上看,这不但能够帮助台湾当局恢复正统地位,还能使美国在国际社会上获得广泛支持。虽然战争绝不会在这个时候结束,但是只要能将更多的盟国拖下水,哪怕只是象征性的出兵,也能增强美国的国际声望,使得战争的胜利最大化。
从政治角度出发,美国要想围剿中国,并且使中国从此一蹶不振,迟早都得通过重大军事胜利让盟国出兵。
帕特里奇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在他看来,如果兵力投入不够,无法在进军北京的战斗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面的一切都是浮云。
当然,现在增兵也来不及了。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只能在如何用兵的问题上做文章,即尽量通过有效战术来弥补兵力上的缺陷。
不可否认,帕特里奇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军事统帅。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帕特里奇犯了不少错误,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恐怕没有人能够比他做得更加出色。
要想证明自身的价值,帕特里奇必须打赢这一仗。
只有打下北京,帕特里奇才能让那些质疑他的人相信,在这场战争中,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而且取得无与伦比的成就!(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