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准备再战
; 受此影响,日本只能把重点放在陆军上。

  到六月份,日本生产出的武器装备足够武装五个主力师团与十五个二线师团。

  可惜的是,日军在前线的损失比这个还要大,结果所有新生产的武器装备全部拿去补充给前线部队,或者重建主力师团。

  也就是说,日本陆军的规模并没因此得到扩充。

  不管怎么说,能补上损失也行,至少能让日军恢复战斗力。

  在美军撤下来休整的时候,日军则在向前线增兵,把武器装备送到作战部队手中,让一些二线师团升级为主力师团,也让刚刚组建的部队到占领区磨练。

  到月底,进入东北的日军规模再次恢复到七十万左右。

  不可否认,日军确实疯狂,也确实投入了血本。

  进入七月份,得到休整的美军主力部队陆续返回前线。

  此时,美日联军的战斗力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

  仅空中力量方面,美军就新增了近三百架f-35a与一百多架f-35c,还有数十架fb-22部署在后方基地上。

  关键还是地面力量,美日联军基本上恢复到了彰武会战前的水平。

  因为美军的状态大大改善,日军却有所降低,所以美日联军的进攻实力比彰武会战前还要强大一些。

  考虑到空中力量增强带来的帮助,美日联军更加具有进攻性。

  如果算上美军炮兵提升的作战能力,那就更能体现出帕特里奇在东北战场上的基本战略思想了。

  很明显,美日联军即将再次发动进攻,而且是战略进攻!

  与之相比,中**队的问题就非常突出了。

  虽然一个月下来,各主要集团军得到了充分休整,新编集团军的战斗力也有所提升,还有十多个民兵大队得到了正式番号,成为主力部队,但是各部队的缺员情况特别严重,特别缺乏经验丰富的老兵。

  要知道,在彰武会战中,中**队的伤亡也不小。

  对罗耀武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装备。

  以前可以依靠东北地区的军工生产体系,及时得到各类武器装备,弹药更不是问题。沈阳沦陷后,只有部分生产弹药的军工厂撤了下来,并且依靠秦皇岛、天津等地的工业区,实现了再生产,弹药问题得到解决,可是重装备却严重匮乏。

  不是中国生产不了重装备,而是内地军工厂生产的重装备主要提供给了东南战场。

  在六月份,也只有东南战场那边有战斗,而东北这边相对平静,也就没有重点补充东北军的损失。

  当然,这其中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是罗耀武解决不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麻烦困扰着罗耀武。

  就拿粮食物资来说,虽然抢到了美日联军的给养,但是罗耀武并没高兴起来,因为他丢掉了吉林与黑龙江,还得在分配粮食物资的时候讲“政治觉悟”。

  到底该怎么讲觉悟,罗耀武不知道。

  他只知道,把粮食分出去,军队作战就会受到影响!(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