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二轮交手
��枪、再发展到迫击炮,很快就会动用火炮。
可以说,半岛局势正在失控。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大陆在背后指使,因为半岛有事,美国就无法全力应付台海,必须把重兵留在韩国。
问题是,美国不能抛弃韩国,大陆能够抛弃朝鲜吗?
答案很明显,如果能,半岛问题在十年前那场导致数百万难民的饥荒之后就不存在了。
如同台海局势一样,在此之前,半岛问题维持现状对双方都有好处,只有当某一方无法从中获得好处的时候,才无法维持现状。
很明显,台海战争的幕后推手不可能是死在衡山指挥所里的“总统”。
如果是白宫破坏了台海局势,那么改变半岛现状的力量也不大可能来自北面。
不管怎么说,韩国在这个时候宣布加强军事警戒级别,并且做好应付朝鲜挑衅的准备工作,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为了转移外界注意力,八月二十五日,台军在美军海空力量的支持下,出动十多个旅的大约八万兵力,在台岛南方战场上发起了代号“光复”的进攻战役,目标直指由二十四军控制的云林县城。
算上二十四军与二十七军的大约五万兵力,双方总共投入了十三万地面部队。
规模很大,意义却不明显。
虽然得到了美军的支援,但是用八万台军攻打五万大陆军队,胜算确实不大。从台军选择的进攻时间来看,打下云林县是次要目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防止大陆军队在北方战场上发起积极主动的战术反击,在日军第十师与美军的增援部队到达之前,稳住北方战场上的局面。二是让陈必时把即将到达的四十一军派往南方战场,帮助二十四军与二十七军稳住南方战线。
不管何者为重,“光复战役”的目的都非常有限,只算得上保持战场热度。
打到这一步,交战双方的指挥官都认识到,下一轮决斗即将开始,谁能在此之前准备得更加充分,谁就有更大的胜算。
问题是,陈必时并不是唯一的指挥官。
更重要的是,帕特里奇还不知道多了一个对手。
随着运送日军第十师的船队在九月二日到达苏澳港,运送美军第三步兵师的船队在九月三日到达基隆港,台岛北方战场再次热闹起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可以说,半岛局势正在失控。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大陆在背后指使,因为半岛有事,美国就无法全力应付台海,必须把重兵留在韩国。
问题是,美国不能抛弃韩国,大陆能够抛弃朝鲜吗?
答案很明显,如果能,半岛问题在十年前那场导致数百万难民的饥荒之后就不存在了。
如同台海局势一样,在此之前,半岛问题维持现状对双方都有好处,只有当某一方无法从中获得好处的时候,才无法维持现状。
很明显,台海战争的幕后推手不可能是死在衡山指挥所里的“总统”。
如果是白宫破坏了台海局势,那么改变半岛现状的力量也不大可能来自北面。
不管怎么说,韩国在这个时候宣布加强军事警戒级别,并且做好应付朝鲜挑衅的准备工作,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为了转移外界注意力,八月二十五日,台军在美军海空力量的支持下,出动十多个旅的大约八万兵力,在台岛南方战场上发起了代号“光复”的进攻战役,目标直指由二十四军控制的云林县城。
算上二十四军与二十七军的大约五万兵力,双方总共投入了十三万地面部队。
规模很大,意义却不明显。
虽然得到了美军的支援,但是用八万台军攻打五万大陆军队,胜算确实不大。从台军选择的进攻时间来看,打下云林县是次要目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防止大陆军队在北方战场上发起积极主动的战术反击,在日军第十师与美军的增援部队到达之前,稳住北方战场上的局面。二是让陈必时把即将到达的四十一军派往南方战场,帮助二十四军与二十七军稳住南方战线。
不管何者为重,“光复战役”的目的都非常有限,只算得上保持战场热度。
打到这一步,交战双方的指挥官都认识到,下一轮决斗即将开始,谁能在此之前准备得更加充分,谁就有更大的胜算。
问题是,陈必时并不是唯一的指挥官。
更重要的是,帕特里奇还不知道多了一个对手。
随着运送日军第十师的船队在九月二日到达苏澳港,运送美军第三步兵师的船队在九月三日到达基隆港,台岛北方战场再次热闹起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