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偃旗息鼓
��装备,以便将空军的战斗力提高五成、以及组建两到三个陆军师。

  后者要求按照战时计划从各州国民警卫队征兆作战人员,延长各军兵种现役官兵的服役时间,将战场部署时间由正常情况下的六个月延长到一年,并且提高战地津贴与军人伤亡补偿标准。

  虽然有议员在辩论阶段指出,美国的义务只是确保台湾不受到侵犯,而奥康纳提交的两项计划实际上在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但是受“华盛顿”号战沉、数千官兵伤亡影响,在表决阶段,仍然有大部分议员投了赞成票。

  这两项法案获得通过,意味着美军肯定会大举参加地面战争。

  仅仅数个小时之后,也就是台岛的天空即将放亮的时候,日本内阁首相进藤加一也前往众议院,向议会提交了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案。

  这份打印出来有一千多页,充满了晦涩的政治词汇的法案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只有在成立正规军的情况下,日本才能向台岛派遣第二个师团。

  毫无疑问,这是进藤加一在向奥康纳示威。

  美国不是要打地面战争吗?美军那么厉害,想必不需要日军插手,反正台岛就那么大个地盘,容不下几支部队。只不过,大陆军队不好欺负,这几天的战斗已经说明了问题。美军要想找个同伴,那就得拿出点诚意来。

  仅仅在外交上做努力,肯定解决不了问题。

  跟着美国学了几十年,准确的说,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就在向美国学习,所以已经跟着美国学了一百多年,日本人也学狡猾了,那就是什么都要立法。

  确立一项法案并不难,要推翻一项法案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不管怎么说,美国人也得讲道理。法案确立下来了,要是不想费神费力的推翻它,那就满足法案中规定的条件。

  受此影响,进藤加一还没有离开众议院,美国副总统拜伦就再次上了空军二号。

  给日本松绑不是问题,问题是美国也立了法,要给日本松绑就得推翻美国的立法,不比推翻日本的立法难多少。

  万事总得商量,怄气解决不了问题。

  拜伦紧急访问日本只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让日本当局通融通融,先把第二个师团派过去,美国可以给点“补助”,至于松绑的事情,还得从长计议。这又不是买件衣服,总不能说要就要吧。

  进藤加一也是个明白人,推动立法只是为谈判增添砝码。

  在出兵的问题上,进藤加一比谁都明白。如果日本不出兵,除了让美军承受更大的伤亡之外,损失最大的还是日本。对两个国家来说,日本出更大的力气是双赢,如果为了松绑的事情而闹得不可开交,那就是双输。

  大道理双方都明白,只是在小问题上,双方都得盘算一番。

  日本再派遣一个师团不是问题,如果进行动员,征召退役军人,再出动两到三个师团都没问题。关键有两个,一是日本缺乏足够的武器装备,很难迅速武装扩充部队。二是日军缺乏攻击能力,需要进攻性武器,不然没办法打。

  前一个问题早就存在,后一个问题才暴露出来。

  第七师在台岛上的作战行动已经表明,日军严重缺乏进攻手段,即便把第7航空队派了过去,也只能解决部分问题。拿火力支援来说,第七师的炮兵只占了三成,主要都是美军航空兵提供,而日军没有合适的攻击机。

  这些问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