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官渡之战之前奏
  ↘↘欢迎光↖临『新第3书包网』↙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

  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北部,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曹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令于禁率步骑2000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

  从以上部署看,曹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从当时情势而言,这种部署是得当的。首先,袁绍兵多而曹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都,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当曹正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曹,占领下邳,屯据沛县(今江苏沛县)。

  刘军共有20万人,并与袁绍联系,打算合力攻曹。曹为保持许昌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曹发出信函到幽州,望薛礼早点出兵,让曹可以专心攻打刘备的20万人马,薛礼趁机让荀彧提出条件,如果薛礼提前出兵,那么薛礼麾下所占之领地都将是今后秦王的领土,曹不可与之相争,即使到时候薛礼占据了并州于冀州,曹也不得有异议。薛礼的这封条约送到曹的案头上时,曹看了,直骂薛礼落井下石,不过也没有办法,谁让现在在曹的北部有袁绍的百万大军,南部又有刘备的20万大军,曹只有区区的50万大军,这已经是他的全部兵力了,现在曹对着薛礼的霸王条约,只能签字,而后曹决定趁早消灭刘备,除了后患,再回头收拾袁绍。

  由于刘备的崛起,这也大乱使了薛礼的计划,不过薛礼下令此时不需要打的太狠,让袁绍暂时没有南下的兵力即可,但是也不能让袁绍尽全力来对付薛礼的大军,只需要你来我往,让曹有时间收拾徐州的刘备即可,等到袁绍和曹决战的时候,才是玄甲军尽出的时候。

  次年二月曹亲自率精兵东击刘备,迅速占领沛县,转而进攻下邳,曹军15万对阵刘军20万,刘备披坚执锐,率领麾下虎贲之师,威风凛凛,不过说实话,由于刘军大部分是新建,至少有一半的人马是没有见过血的,面对曹15万精锐大军,气势上就输了一大截,不过刘备的20万大军并不是集结在一块,在下邳有关羽的5万人骂,曹让夏侯渊率领5万人前去攻伐关羽,而刘备则是率领10万人马坐镇后方,随时策应关羽的人马,而陈到暂时率领刘备的5万水师,在徐州港口。两军开始互相厮杀。

  而此时的并州,也掀起了一阵狂风巨浪,张飞接到薛礼进军的命令,在其参谋长徐庶的谋划下,张飞节节胜利,从定襄郡出兵,将近20万人马,气势汹汹,

  徐庶建议张飞兵分两路,一路以徐晃为主帅,一路以张飞为主帅,徐晃定襄郡向西而去,直接拿下并州北部,而张飞则是攻打并州的东部,在于冀州相交之处陈兵,在没有新的命令之下,不要东进冀州。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