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0章 转眼到建安四年
�烈。建安元年,游于许都(今河南许昌),时许都新建,士大夫云集,祢衡以才气著称于时。在朝中为官的另一名士孔融对祢衡极为推崇,屡屡向曹称述其才,并上疏举荐。曹于是想召见祢衡,但祢衡素来厌恶曹,称病不见,并私下对曹屡加微词。曹心中怨恨,但因祢衡才名世,不愿意落杀士之名,于是将祢衡举荐给荆州牧刘表。刘表以敬贤礼士著称,待祢衡甚厚。不久,祢衡又因轻慢得罪刘表,刘表亦不肯落杀士之名,知江夏太守黄祖性情急躁,故意使祢衡去至江夏郡(今湖北云梦)。黄祖起先以礼待之,后终因不堪祢衡当众羞辱,将其杀死。
建安三年(198),孙策遣正议校尉张纮至许都(今河南许昌)进献方物,曹为抚慰孙策,表其为讨逆将军,进封吴侯。又将侄女许配与孙策之弟孙匡,并为子曹彰娶孙策族兄孙贲之女为妇,礼辟孙策之弟孙权、孙翊,又以张纮为侍御史,留在许都。
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转眼已是建安四年。新年一始,曹率大军进临黄河,派大将史涣、曹洪攻取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此前,原河内部将杨日太守张杨被杀死,中将眭固又将杨日杀死,归附袁绍,驻军于射犬(今河南沁阳东北)。史涣、曹仁渡攻击射犬,斩杀眭固。曹随即亲率大军过黄河,围攻射犬。原河内长史薛洪等投降。河内“南拒虎牢之险,北倚在行之固”是黄北岸一战略要地。曹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以控制这一战略要地。
建安四年(199)夏,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准备南攻许都(今河南许昌),消灭曹。袁绍谋士沮授认为己方师出连年,刚刚消灭黄巾余孽,百姓疲敝,仓库空虚,不易动,劝袁绍与民休息,劝课农桑,对曹采取缓图之的策略。他说:现在可以先遣使将攻灭黄巾余孽事献捷天子,如不能通,再上表奏曹阻我朝奉天子,然后进军黎阳(今河南浚县东,为黄河北岸古津渡口),修造舟船器械,同时分遣骑数股扰曹,使其不得安,然后攻之,可以逸待劳,平定曹。这是万全之策。另谋士郭图、审配以为,兵法上说人数超过对方十倍以上便可包围对方,超过五倍就可进攻,与敌人人数相等便可与其决战。现在以袁绍的神武,率冀、并二州州精兵攻伐曹,易如反掌,用不着拖延。沮授又说:曹奉天子以令天下,现我大军南伐,师出无名,而且曹法令声明,士卒精锐、非黄巾余孽可比。我看恐怕不行。郭图、审配又说:现我兵精将强,正是消灭曹大好时机,应该见机知变,不应固执以求万全之策。袁绍听了谋士们的争论,认为郭图等人所说正确,决定马上进攻曹。
建安四年夏,袁绍准备率领大军南征的消息传到许都(今河南许昌),许都诸将都以袁绍大难敌。曹却认为,袁绍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兵多却指挥不明,将骑而政令不一,虽然兵多粮足,正好为我所用。于是预作部署准备迎战。八月,曹进军黎阳,派在青州有潜在影响的臧霸进攻入青州北部(原来的青州是曹与袁绍平分南北),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区)、北海(今山东寿东南)等地,以巩固右翼,防止袁绍军队从东面夹击,又命大将于禁屯军黄河南岸,临视袁绍动静。九月,曹返回许都,分兵扼守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为许都北面的咽喉要道,准备迎战袁绍。
这些消息,身为秦王,自然知晓,所以薛礼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准备,薛礼同时也修书一封与曹,约定薛礼于曹一起出兵平定袁绍,之后,薛礼占据并州、曹占据冀州,两人平分袁绍的领地。曹对于薛礼的信函,与钟毓以及陈到等人商议了一下,皆认为,如今袁绍拥有280万,如果没有玄甲军的援助,凭借曹一人之力,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曹也同意两家分袁绍。但是钟毓又提醒曹要防备薛礼出尔反尔,在平定了袁绍之后,不肯把冀州给与曹,到时候,两家必然会于一战。曹深以为然,所以也准备了后招以免薛礼出尔反尔。
&ems
建安三年(198),孙策遣正议校尉张纮至许都(今河南许昌)进献方物,曹为抚慰孙策,表其为讨逆将军,进封吴侯。又将侄女许配与孙策之弟孙匡,并为子曹彰娶孙策族兄孙贲之女为妇,礼辟孙策之弟孙权、孙翊,又以张纮为侍御史,留在许都。
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转眼已是建安四年。新年一始,曹率大军进临黄河,派大将史涣、曹洪攻取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此前,原河内部将杨日太守张杨被杀死,中将眭固又将杨日杀死,归附袁绍,驻军于射犬(今河南沁阳东北)。史涣、曹仁渡攻击射犬,斩杀眭固。曹随即亲率大军过黄河,围攻射犬。原河内长史薛洪等投降。河内“南拒虎牢之险,北倚在行之固”是黄北岸一战略要地。曹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以控制这一战略要地。
建安四年(199)夏,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准备南攻许都(今河南许昌),消灭曹。袁绍谋士沮授认为己方师出连年,刚刚消灭黄巾余孽,百姓疲敝,仓库空虚,不易动,劝袁绍与民休息,劝课农桑,对曹采取缓图之的策略。他说:现在可以先遣使将攻灭黄巾余孽事献捷天子,如不能通,再上表奏曹阻我朝奉天子,然后进军黎阳(今河南浚县东,为黄河北岸古津渡口),修造舟船器械,同时分遣骑数股扰曹,使其不得安,然后攻之,可以逸待劳,平定曹。这是万全之策。另谋士郭图、审配以为,兵法上说人数超过对方十倍以上便可包围对方,超过五倍就可进攻,与敌人人数相等便可与其决战。现在以袁绍的神武,率冀、并二州州精兵攻伐曹,易如反掌,用不着拖延。沮授又说:曹奉天子以令天下,现我大军南伐,师出无名,而且曹法令声明,士卒精锐、非黄巾余孽可比。我看恐怕不行。郭图、审配又说:现我兵精将强,正是消灭曹大好时机,应该见机知变,不应固执以求万全之策。袁绍听了谋士们的争论,认为郭图等人所说正确,决定马上进攻曹。
建安四年夏,袁绍准备率领大军南征的消息传到许都(今河南许昌),许都诸将都以袁绍大难敌。曹却认为,袁绍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兵多却指挥不明,将骑而政令不一,虽然兵多粮足,正好为我所用。于是预作部署准备迎战。八月,曹进军黎阳,派在青州有潜在影响的臧霸进攻入青州北部(原来的青州是曹与袁绍平分南北),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区)、北海(今山东寿东南)等地,以巩固右翼,防止袁绍军队从东面夹击,又命大将于禁屯军黄河南岸,临视袁绍动静。九月,曹返回许都,分兵扼守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为许都北面的咽喉要道,准备迎战袁绍。
这些消息,身为秦王,自然知晓,所以薛礼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准备,薛礼同时也修书一封与曹,约定薛礼于曹一起出兵平定袁绍,之后,薛礼占据并州、曹占据冀州,两人平分袁绍的领地。曹对于薛礼的信函,与钟毓以及陈到等人商议了一下,皆认为,如今袁绍拥有280万,如果没有玄甲军的援助,凭借曹一人之力,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曹也同意两家分袁绍。但是钟毓又提醒曹要防备薛礼出尔反尔,在平定了袁绍之后,不肯把冀州给与曹,到时候,两家必然会于一战。曹深以为然,所以也准备了后招以免薛礼出尔反尔。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