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定高败扶攻三韩
相呼应,只要扶余大军一到,届时里应外合,重创之。扶余大军几乎全是骑兵,而且攻城器械又甚是简陋,在玄甲军以及八旗军的配合之下,扶余大军被大败,只有5万人马跑了回去,而另外一路前去救援高句丽的10万大军,由于薛祁的情报封锁,在10万人进入高句丽境内之后,也不知道国内城的情况,结果薛祁派出高汤达假装和自己在攻城,同时高汤达派人前去和扶余大将联系,准备晚上袭营,结果在高句丽人的带领下,扶余前去袭营的4万人全部被引进了一个死谷——葫芦谷,被薛祁派人一把大火烧的精光,而后在放火的同时,薛祁又派出军队夜袭扶余大营,整整一个晚上,6万扶余大军被10数万大军杀得只有几千残兵败将跑回了扶余,从而为薛祁北上彻底扫清了障碍,只需要等待时机即可。

  再说,自从当天薛礼攻入乐浪郡之后,在整顿全郡的军队之后,薛礼在这一天,10万大军,3万水军,以及2万新编的乐浪郡郡兵,开始了攻伐。也就是在薛祁传来捷报的那一天,即是6月初一,薛礼就点兵开始东征三韩,薛礼命令3万睡觉必须要在薛礼平定整个三韩地区的同时,扫清在海上的所有敌军水师,同时要负责运送重伤员回幽州。

  薛礼留下一部分行政人员在负责乐浪郡的日常事物,继而全军再次出发,目标三韩。由于朝鲜半岛以山地为主,所以12万大军只有2万骑兵,10万步兵编制,薛祁让张辽为前部先锋,率领2万前头部队遇水搭桥,逢山开路,而此时的三韩地区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因为三韩的国王以及朝廷早已经得知了乐浪郡已经被跨海而来的汉军收入囊中,同时又有消息称在北方的高句丽等地也已经被汉军包围,处境岌岌可危,随时有崩溃的可能性,同时又有小道消息说高句丽全境已经在汉人的手中,玄菟郡已经带方郡已经被汉人占领,同时扶余的数十万大军也已经化为飞灰,三韩已经处于绝境,未来之前途已经没有光明可言。

  薛礼自然不管三韩地区怎么乱,按照和郭嘉、戏志才商议的策略,薛礼又兵分6路进攻三韩,其中两路大军攻打濊貊国,其余四路配合海军进攻三韩地区,以期一举掌控朝鲜半岛。

  在此介绍一下三韩地区的情况:

  《后汉书-东夷列传》第七十五:“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其诸国王先皆是马韩种人焉。”

  汉初大乱,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口。出自《后汉书-东夷传》

  《后汉书?东夷传》中记载:

  马韩人知田蚕,作绵布。出大栗如梨。有长尾鸡,尾长五尺。邑落杂居,亦无城郭。作土室,形如冢,开户在上。不知跪拜。无长幼男女之别。不贵金宝锦罽,不知骑乘牛马,唯重璎珠,以缀衣为饰,及县颈垂耳。大率皆魁头露纟介,布袍草履。其人壮勇,少年有筑室作力者,辄以绳贯脊皮,缒以大木,欢呼为健。常以五月田竟祭鬼神,昼夜酒会,群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蹋地为节。十月农功毕,亦复如之。诸国邑各以一人主祭天神,号为“天君”。又立苏涂,建大木以县铃鼓,事鬼神。其南界近倭,亦有文身者

  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语,故或名之为秦韩。”,

  弁辰与辰韩杂居,城郭衣服皆同,语言风俗有异。其人形皆长大,美发,衣服洁清。而刑法严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