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仙剑奇侠传之灵月奴娇第14节六界伊始,蜀山由来
偶有经过修炼,激发出自身继承的神农力量,成为具有特殊能力的“妖”,而人类经过修炼也能激发出自身继承的女娲灵力,修成为“仙”。

  妖和仙的形成除了和天赋以及修炼有关外,还和地气有关。因此天上便有了“仙界”,人间也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天、七十二福地等“仙界”,其中最着名的仙界就是盘古之心所在的“蜀山”以及天上仙界下方的“昆仑山”。

  相对应的,虽然看起来妖类都单独行动,但群妖聚居的妖界也是确实存在的,妖界之所在,乃是一处比蜀山更靠近盘古之心的处所,谓之“里蜀山”。除此之外,人间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妖类聚居之所,但规模都不可和里蜀山同日而语。

  神界、仙界、魔界、鬼界、人界、妖界,这六界便由此而来。

  再说伏羲扳倒了神农。对自己的这个妹妹却也不甚喜爱。他暗中叮嘱派遣下来,帮助人类打败蚩尤的五灵神。五灵神便开始扰乱人间。女娲神自然不忍心自己创造出来的种族,被大肆屠戮。便亲自出手对付五灵神,再将五灵神逼进开天辟地以来,便生成的五大灵珠之中。

  伏羲有八卦神术,造成神族腐败的假象。人类也对神的积怨已久,终于爆发起义,天帝(伏羲)终于有了借口,开始下令镇压,却遭到人类顽强抵抗,天帝恼怒,下令女娲毁灭人类,重新创造敬神的新人类。

  女娲的本体身为圣人岂会不知,只是当初自己的确是丰润了伏羲的气运机缘,欠下他这份因果,如今却是不好出手。

  因此女娲的分身只得抗命不从,并下凡来维护人类。天帝开除女娲的神籍,派神将毁灭大地,大部分人类遭到屠杀,女娲率领人类对抗神界,补天地,阻洪水,挽救了残存人类的命运。

  但是天帝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下令所有神族回到天界。封闭天界之门,下令神不得任意到人界,从此人神二界完全隔绝。不久女娲力竭死去,只是她的血脉后代一直留在人间,世代守护人类。尽力保存着属于她的这份信仰之源。

  此后,东方神系之中亦有大能陆续发现了这个世界。只是由于被伏羲抢得了先机,不好出手。只有少数几位,传播下了道统,接受着香火的供奉。

  世界变化,沧海桑田。人类有智慧之助,兴盛起来。发展出封建文明。到了夏朝之时,由于神界地气异变,神树爆长万丈,根系如垂天之云,深入盘古之心,盘古之心辐聚周边土石,逐渐扩大,形成悬空之山,是为“蜀山”。

  到了这个世界的春秋末期,蜀山被一些方士发现,开始有修仙之人在这里结庐修炼,但此时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宗派,各人的修炼方式也各不相同,全凭自悟。其间有少数人成仙,多为“尸解”,偶然的成分很高。

  后来魔界魔尊重楼与神将飞蓬在新仙界决斗,后来神界派兵捉拿二将,飞蓬因分心被打败,而其佩剑被击落到蜀山。有一人名叫李新通,持飞蓬遗落之佩剑(镇妖剑)开辟蜀山,进入过地脉接受天帝指引,并以270昼夜炼制九转金丹,是仙剑派立派之祖。其成仙后,历代掌门接任时可通过“天地视听”与之沟通。

  到了东汉时期,蜀山修仙人数空前繁荣,不仅有仙剑派,更有其他宗门。而后到了南朝时期,梁武帝信奉佛教,招集无数高僧、法师上蜀山修建佛塔。蜀山将佛塔改建,引发皇帝震怒,率兵攻打。蜀山奋力抗争,损失惨重。仙剑派因法术高强在此役中立下大功,因此统合其余诸小派,这才形成了“蜀山仙剑派”,简称“蜀山派”。

  而后,在神界的帮助下,梁武帝之佛塔改建成锁妖塔。蜀山剑仙自此基本上以蜀山仙剑派为主流。修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