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分节阅读_171
�了事。最后跟她讲,这回上圣山还愿,做了奥云宫的记名弟子。将来待我华荣大业兴盛,了却凡尘俗物,就回圣山修行。因为被我诚心感动,神使答应,只要我符生在位之年,便助我造福华荣……”

  “这样……她也信?”

  “怎么不信?不信的是朝中夏臣。奈何西戎上下都信了,他们不信也没招。”

  这回却是子释傻了。谁能想到。他竟如此这般将计就计釜底抽薪,把大婚立后的事儿摆平了。虽然不愿愚民,但是……也只好先这样了。至于由此可能引发宗教问题……唉,到时候再说吧……

  这时长生捧起他的脸:“在山上养了一年,怎么瞅着越发显小了呢?”

  圣山神殿,日子过得安逸,营养又好,子释比过去胖些。偏偏脸上最明显,线条圆润不少,粉白相间,一副少年青葱样。

  “权且充充神使,倒正好。”长生说着,把神使大人摁到怀里。

  第一〇六章 处处家山

  仁和三年,迎庄懿顺天文圣皇太后之位入太庙。

  同年,科举改革启动。

  为鼓励西戎弟子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参加考试,部分科目首次试用双语考卷。

  经义科音韵训诂部分启用新的标音字母,并将于下轮科考全面废除反切法。

  各种典籍陆续有了西戎文译本。署名吴宗桥的吴氏《正雅笺注》成为经义科核心参考书之一。

  艺文、经义,策论三科外,增设时政、格物两科。参加秋试的士子,只有五科都通过,才有可能进入吏部铨选,真正走上仕途。而那些落选者,如单科成绩优异,可经殿试进入国史馆、钦天监、翰林院等学术机构任职。

  此外,朝廷为春秋二试落榜的童生士子提供了另外一条出路:司职试。考试通过,即取得司职典吏资格,可进入基层行政机关担任胥吏,纳入正规官僚体系。干得出色,也一样有机会升官,与此同时,中书省着手清理废除多年潜存的地方官员私人幕僚制度。

  这一年,李文李章考中举人,李文被派往蜀州为官,李章任职内务府。

  仁和四年,朝廷进行一系列人事任免。

  楚州宜抚岳铮回归中枢,出任秘书郎。秘书令莫思予年事已高,岳铮将接替其位,岳大人娶楚州世家女为妻,携妻子回京。

  殿前司指挥使、禁戌营统领倪俭自请守边,加封靖武侯、辅国上将军,驻守北方边境。

  彤城知府谢全,因重建彤城之功,擢为越州宣抚。

  水师参将罗淼因剿寇大功,越级升为水师副都督。花自落追随罗淼进入东海水师。

  按照子释的理念,小孩子就该放养——对此长生深表赞同,因为某人自己恰是一个反例,然而放养的结果,几个小家伙只要跟他在一块儿,必定野得翻天覆地。

  摇头叹气:吵成这样,不是最爱嚷嚷要清静,怎么就不嫌?——看样子功课不妨再加重些,省得这帮小家伙动不动来缠他。

  刚跨上台阶,一个小小身影飞奔出来,眼看就要撞到腿上。向左横移三尺让开,接着往前走,才迈开两步,又一个身影扑出来,径直往腰间猛冲,向右横移三尺,再次让开,继续往前走。

  这回这个却陡然刹住脚步:“皇、皇伯父……”

  “嗯。”回头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