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反覆纠缠 第二章 争地无攻(中)
,但因为黄巾枪王的压力,龚都渐渐也有些顶不住了。杜似兰请我仔细斟酌,早做定夺。
去年七月时,我在平舆城下,曾与刘辟有约,一年之内他不得返回汝南。现在已经是四月下旬了,也就是说最多再有两个月,这约定就失去效力了。现在刘备、赵松催促在外,刘辟逼迫于内,杜似兰能撑到七月,恐怕已是极限。让这支队伍随刘备去打曹,不但我不愿意,杜似兰也不愿意,她早已提议,全军南渡长江,直接撤到长沙来。但由于沿途关口难以打通,新野守将霍峻首先就不同意放行。而龚都又心怀犹豫,所以一直拖而不决。
“其二,”
徐庶脸上忽然现出一个不自然的笑容,“关于我师弟庞统之事,我想也该先去见见几位长辈,向他们讨个主意。”
哦,你是顾忌要与庞统斗智,希望先得到司马徽、庞德公他们的谅解。
嗯,虽然麻烦些,但确有必要。
“还有,我要去找铁挺。就是上次卖给我们兵器的那位名匠。”
“找他做什么?”
我眨眨眼。你和铁挺,似乎还有些许“旧怨”的吧?我去找他,可能他会很欢迎,你去就未必了。
“昨晚韩暨向我抱怨了一夜,说江南的铸造匠人都缺乏气派,造点什么东西都只会穷其枝节,毫无整体感觉。我想起上次在襄阳,见铁挺所制兵器颇有孔大师华丽大方之风,所以想去拜访一下。”
“哦,军师想拉他入伙?”
“正是。”
“可是现在江陵失陷,襄阳一旦得到消息,铁挺这种名匠,襄阳的军中也一定非常需要,军师恐怕难以如愿啊!”
“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抓紧时间,抢在前面把人挖过来。”
油口至襄阳的直线距离,大约有四百里之遥,我们轻车熟路,渡长江,走枝江,越当阳,穿中庐,过漳河,奔宜城,只用了了五、六天,已到达襄阳城南的一个小镇,名叫欧庙。
一路北行,就感觉到形势一日紧似一日,半路还接到伊籍的密信,说现在刘表发了狠,已令蒯越为主将,集中了襄阳几乎所有能打仗的文官武将,引精兵三万,要他不惜一切代价,复夺江陵,还任命他的兄长蒯良为大军的资军校尉,坐镇襄阳,总揽所有的军需后勤之用。襄阳的将士,目前正源源不断地调往麦城,城中不管是官吏还是平民,所有的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魏延奉命担任先锋,已经率军去了前线。董恢、伊籍虽然还是继续管他们的市集,但也不能像从前那么悠闲散漫了。
看完了信,我和徐庶都笑了,这么三家一起玩才有点意思嘛!
现在去见蒯良,看来有戏。
我们到镇上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夜幕将临,繁星渐出,只是天上没有一丝月亮,令人感觉有点奇怪。
徐庶找了户中等人家,给了那家人几贯大钱,得到一个单独的庭园,让大家住了下来。
那院后有几个比较宽敞的房间,一人一间,倒也舒服。
随我和徐庶来襄阳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部曲左司马张南,另外一人,却是桓阶之子桓嘉。
桓嘉是桓阶的长子,桓袖的大哥。我到了长沙之后,他非要拜我为师,我无办可想,考虑到他家族的关系,就勉强收了他做记名弟子。这次之所以带着他,一个是他自己竭力争取,桓阶也一心想让儿子立些功劳,但关键还是因为他家与蒯家�
去年七月时,我在平舆城下,曾与刘辟有约,一年之内他不得返回汝南。现在已经是四月下旬了,也就是说最多再有两个月,这约定就失去效力了。现在刘备、赵松催促在外,刘辟逼迫于内,杜似兰能撑到七月,恐怕已是极限。让这支队伍随刘备去打曹,不但我不愿意,杜似兰也不愿意,她早已提议,全军南渡长江,直接撤到长沙来。但由于沿途关口难以打通,新野守将霍峻首先就不同意放行。而龚都又心怀犹豫,所以一直拖而不决。
“其二,”
徐庶脸上忽然现出一个不自然的笑容,“关于我师弟庞统之事,我想也该先去见见几位长辈,向他们讨个主意。”
哦,你是顾忌要与庞统斗智,希望先得到司马徽、庞德公他们的谅解。
嗯,虽然麻烦些,但确有必要。
“还有,我要去找铁挺。就是上次卖给我们兵器的那位名匠。”
“找他做什么?”
我眨眨眼。你和铁挺,似乎还有些许“旧怨”的吧?我去找他,可能他会很欢迎,你去就未必了。
“昨晚韩暨向我抱怨了一夜,说江南的铸造匠人都缺乏气派,造点什么东西都只会穷其枝节,毫无整体感觉。我想起上次在襄阳,见铁挺所制兵器颇有孔大师华丽大方之风,所以想去拜访一下。”
“哦,军师想拉他入伙?”
“正是。”
“可是现在江陵失陷,襄阳一旦得到消息,铁挺这种名匠,襄阳的军中也一定非常需要,军师恐怕难以如愿啊!”
“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抓紧时间,抢在前面把人挖过来。”
油口至襄阳的直线距离,大约有四百里之遥,我们轻车熟路,渡长江,走枝江,越当阳,穿中庐,过漳河,奔宜城,只用了了五、六天,已到达襄阳城南的一个小镇,名叫欧庙。
一路北行,就感觉到形势一日紧似一日,半路还接到伊籍的密信,说现在刘表发了狠,已令蒯越为主将,集中了襄阳几乎所有能打仗的文官武将,引精兵三万,要他不惜一切代价,复夺江陵,还任命他的兄长蒯良为大军的资军校尉,坐镇襄阳,总揽所有的军需后勤之用。襄阳的将士,目前正源源不断地调往麦城,城中不管是官吏还是平民,所有的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魏延奉命担任先锋,已经率军去了前线。董恢、伊籍虽然还是继续管他们的市集,但也不能像从前那么悠闲散漫了。
看完了信,我和徐庶都笑了,这么三家一起玩才有点意思嘛!
现在去见蒯良,看来有戏。
我们到镇上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夜幕将临,繁星渐出,只是天上没有一丝月亮,令人感觉有点奇怪。
徐庶找了户中等人家,给了那家人几贯大钱,得到一个单独的庭园,让大家住了下来。
那院后有几个比较宽敞的房间,一人一间,倒也舒服。
随我和徐庶来襄阳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部曲左司马张南,另外一人,却是桓阶之子桓嘉。
桓嘉是桓阶的长子,桓袖的大哥。我到了长沙之后,他非要拜我为师,我无办可想,考虑到他家族的关系,就勉强收了他做记名弟子。这次之所以带着他,一个是他自己竭力争取,桓阶也一心想让儿子立些功劳,但关键还是因为他家与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