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江南竞智 第六章 战时盟约(下)
��县长只要善于言辞,能惊退吴军即可,是否能治理酃县,倒非重要。”

  桓阶久管长沙人事,自然更是清楚,道:“阳士所言,也是道理。”

  徐庶道:“我有一人选,倒是符合伯绪的条件。”

  他在提出派遣酃县县长的时候,就已有所思量。

  和洽和桓阶齐声问道:“军师心属何人?”

  “正月时,赵楷先生荐来两位少年,阿杰已在军中发挥巨大作用,另外一位,却还赋闲镇军大将军府内,尚无任用。”

  杜袭道:“军师是指那南阳邓芝?”

  “是啊,你们以为如何?”

  和洽犹豫一下,道:“邓芝虽然有才,而且口才便给,不过是不是太年轻了?”

  徐庶道:“那江东朱然不过双十年华,已然独当一面。邓芝比他还大两岁,如何就做不得这酃县之长?”

  我点点头,心想:“徐庶的眼光,真是锐利,倒和我不谋而合。”

  邓芝果然极是合适,不过我是想到那人日后作为蜀国代表,出使刚刚血战之后的仇国,居然能达成协议,奠定吴蜀三十年联合抗魏的合作基础,而且此后更做到蜀国的大将军,不管是口才方面还是治才方面,潜力自然极强,做一个小小的酃县县长,还不手到擒来?这般倒转推理,比之徐庶差得远了,自然不值一提。

  和洽和桓阶互相看看,主公既然同意,他们便都再无异议。

  杜袭盯着地图,忽道:“军师,吴军偷袭不成,必然死攻江夏,我们是否就在旁边观战?”

  徐庶道:“子绪有何高见?”

  杜袭道:“长沙既无危险,我们何不仍秉前议,择机偷袭江陵?”

  徐庶踌躇道:“这我也不是没想过,但一来,目下缺少统兵的将才;二来我军的兵力,实在过少,出征和防守,无法兼顾。”

  桓阶道:“军师不必疑虑,我桓家三千精选子弟,可尽数听从主公调遣。”

  徐庶道:“伯绪,你的心,我们早已尽知,但你家族中还有几位老人家……”

  说到这里,见诸人都在微笑,立刻住口,讶道:“难道你已经说服了他们?”

  桓阶道:“唉,说来惭愧,我虽为桓氏之长,其实有些事情还是做不得主。不过,幸好主公今日见过刘度之后,顺便与我三位叔公会晤,已然达成合作之意。”

  徐庶心念电闪,张口结舌。

  桓氏早有联姻之想,只是阿飞一直没有松口,所以桓家对是否全力支持阿飞,内部意见一直不能统一。

  除了主公做出让步,还能有什么办法?

  杜袭道:“主公已同意阿袖姑娘嫁入王家……”

  徐庶啊的一声,果然。

  即使以徐庶的智慧,一时也无法适应这突然的变化,愣了半天,才道:“阿袖她同意么?”

  桓阶不满地看他一眼,心想:“男婚女嫁,父母做主。我和主公都同意了,还要问她做甚?”

  我轻声道:“元直放心,我是亲自问了阿袖之后,才向伯绪提的亲事。”

  徐庶轻轻点一点头,眼光岔过别处。

  他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