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露曙光
  [ 欢迎光临 新第三书包网,shubaol ]

  跟敬宫幽欢好双修了一场,真是神清气爽呐!

  横竖现在没事,我决定还是出去一趟,再打探一下大元国南方商人和那些海岛商人们的粮食行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知道在大元国的南方及更远的南海海域大小岛屿上,有着一年收获三次、四次、甚至五次的稻种。

  这不只是人家的稻种品种好,还因为这些地方的天气和气候十分适合稻种生长,一年才能有如此多次的收获。

  我倒不奢望在西北高原上种植这些稻种,因为气候不同,绝对会导致产量不同或干脆无法存活,不能一味的以为人家的东西好,就拿来自己用。

  西北固然无法种植多季稻种,但要这些南方地区喂养骏马、牛羊来看看?

  能有我们西北的多吗?

  能有我们西北的好吗?

  内陆地方的商人对于草原马匹的喜爱是出了名的,越南越是这样,上一次我拍卖的那些大漠草原的骏马,就有很多辗转流入江南或者是各大海岛,价格比起我卖出的,起码高了好几倍,仍旧供不应求。

  有时候我觉得,如果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比如说运河直接从入海口修到渝江,那么区区粮食算得了什么?那些海上马车夫们会带着无数的粮食来购买我们西北的战马和牛羊呢!

  想到了此处,我更加坚定了把渝江疏通整理好的决心。

  西北这个偏远的高原,只有和内陆乃至海岛互通有无,才能发展得更好啊!

  一边思索着西北发展的问题,我一边往苏州府的「归慕大道」走去。

  苏州府的街道非常规整,其中大的街道有三十八条,小的街道不计其数,苏州府内基本上是被这些横竖不一的街道,切成了一块块豆腐块。

  归慕大道就是这三十八条大街道的一条,距白虎大道有两千多米远,是在苏州的海岛人的聚居地。

  在归慕大道旁边的「岭南大道」,就是苏州南方几个州府的商人聚居地,再过去一点的「北方大道」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周边还有「扶桑大道」、「流风大道」、「花云大道」等等。

  不只是苏州府,就是扬州和杭州两个地方也是这么安排的,所有非江南本地人,都被聚集在相邻的几条大街上,有意识的和江南人分开。

  但不要以为他们是被孤立了,平日这些地方,是江南三州里最为热闹和繁华的市场和商坊。

  江南的贸易主要是对外,而不是对内,南来北往的商人们做的却是江南人的生意,他们从大陆各地、各个海岛带来很多新奇的玩意,本来就有钱的江南人购买喜欢的东西更是毫不手软,常常乐得外来的商人们做梦都要笑醒。

  故而,苏州府这几条大道的房屋和商铺的价格,向来只仅次于白虎大道,扬州和杭州也差不多是这样。

  虽然价格还差点,但归慕大道的街道可比白虎大道要宽多了,足足可以让八辆马车齐头并进,周围还能有空隙。

  正是因为这样,各大商铺和靠在街道边的小商贩,可以有更加宽敞的空间招呼客人,前来购买东西和逛街看热闹的苏州城民们,也不用担心太过拥挤和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