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卷:双龙 第七章 灵玉
/>
  上官宁远身边的一名助手,笑着说道:「不论前面会遇到什么,我们都只能向前,各位以为如何?」

  众人皆沉默不语,于是行程也就继续向前。

  ※※※与毒狼、火狼等人的设想完全不同,安泉一行人接下来的考察工作却是出乎预料之外的顺利,除了每次都要小心打开各种机关外,一路行来算得上是平安无事,经过了让众人感叹造化神奇的山中天井,再经过了相对狭窄的连接墓道,安泉一行人很快来到了通往内陵的大门。

  从安泉的角度来说,他并不认为整个考察过程有什么问题,以现代科技为前提,先破解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机关陷阱,经过的又是最短的路径,能够顺利到达内陵入口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反倒是之前见过的墓中天井,真正让安泉感叹了一下。

  墓中天井是乾陵近十几年来之所以中外闻名的主要原因,不可否认地,乾陵因为其规模宏大,又从未被盗墓者光顾过,因此在世界皇陵的地位非常之高,但这些并不足以成为乾陵被世人关注的焦点。

  大约在二十年前,中国的考古学家们掀起了一波使用高科技手段从外部考察帝陵的热潮,也就是所谓描绘帝陵全景事件。

  大致的做法是通过三维的激光勘测仪,采用各种先进的手法,不从陵墓的内部,而只从外部描绘帝陵的结构全貌,于是但凡有名的帝陵,如十三陵等,都被当时的考古学家们续制了陵墓内部全貌图,包括主墓的位置,外陵的位置,石层的厚度以及部分机关陷阱,都被高科技手段轻松地破解了大半。

  也正是这个过程让乾陵再次进入到普通人的视线当中,因为考古学家们在进行干陵测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其他任何帝陵都不具备的特殊构造,也就是「天井」。

  「天井」一词出自古代江南的大户人家,他们修建的拥有东厢西厢内厅外堂的花园式建筑,往往会在将最重要的内堂厅外,建一个四方的可承接雨水的水池,一方面为发生突然的火灾时能够有足够的储水可用,另一方面也可让建筑面积往往数百上千平米的大客厅有足够的采光可用。

  既然是天井,当然指的是能够从这个事实上没有任何深度的地方可以看到天空,乾陵是挖空北梁山后建成的陵墓,怎么可能在墓之中可以看到天空?这一点正是近十几年许多考古学家不停考证的原因。

  通过激光勘测仪绘制出来的陵墓全图中,在连接内陵与外陵的接合部,有一个方形的全石制结构,外形正和天井一模一样,而最让勘测的人无法理解的是,这个方形天井的正上方,居然有一道缝隙直接通向北梁山的最顶峰。从三维的乾陵结构图来看,就像是有一道手电筒的光,从北梁山的最顶峰往下照去,然后所照的范围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天井。

  事实上许多考古学家提议发掘乾陵,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是想见识一下这个除乾陵外再没有哪个陵墓拥有的奇特景观。

  事实的结果显然是让安泉等人满意的,在看到天井的时候,包括时凡都显露出激动的神情,所有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站在这个方形由巨型长石条围成的正四方形往上看,一道若有若无的光亮确实是从一片黑暗中洒落下来。

  除了这个特别的景致之外,整个考察过程算得上是枯燥的,因为连续不断地在墙壁四周都雕有双龙戏珠石刻的通道中向前行走,然后遇到有机关就由时凡老先生出面搞定,打开一扇又一扇石门的过程,确实不那么有趣,尤其是一开始就确定好了路线,甚至连要破解多少个机关都计算得一清二楚的时候。

  不过随着内陵的打开,这一切变得不那么枯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