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乾坤 第六章 历史
�官先生电话,似乎正在上海,能否找个机会面谈一下?”

  “安先生之书,正合我意,”

  上官宁远越发显得客套,“不如鄙人称后到贵处拜访,如何?”

  安泉稍稍犹豫了几秒钟,摇摇头说道:“不妥,家中非说话之地,不如我们在沪上最有名的国际大厦中餐厅见面如何?也让安某有个机会略尽地主之谊。”

  上官宁远大笑起来,点头说道:“如此甚好,半小时后,我们中餐厅见。”

  “好!”

  安泉客气地挂断电话,看了一眼一脸好奇,似乎想跟着一起出去的武媚,解释道:“媚儿,你待在家里吧,我去看看上官宁远这只老狐狸又想做什么,估计跟你脱不开关系。”

  武媚显然理解了安泉的话,先默默地点了点头,然后说了一句让安泉怎么也没有想到的话:“早点回家。”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有两个人是必须提到的,一个是深得武则天和唐中宗信任,甚至可以说是直接推动唐代诗词复兴的最大功臣上官婉儿,另一个则是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声名显赫,被无数后人传唱的狄仁杰。

  上官婉儿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上官仪的孙女,公元六六四年,上官仪因替高宗李治起草废除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所杀,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则配在宫内为奴。

  上官婉儿生性聪颖,不仅熟读诗书能够吟诗着赋,而且明达史事,深有政治权谋。武则天当政后,上官婉儿可谓是她最得力的谋士和权臣。到公元六九八年时,上官婉儿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开始协助武则天处理百官的奏表并参决政务,位置有点类似近代的领导人机要秘书一职。

  其后武则天去世,唐中宗复位后,上官婉儿并没有因为身为女儿身而被贬斥,反而被拜为昭容,并专掌起草诏令。同时上官婉儿说服唐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优异的臣子,赐宴游乐赋诗唱和。加上她本人诗作也异常华丽优美,因此在当时朝廷内外吟诗作赋的做法蔚然成风。

  与上官婉儿以一女子之身,仅凭文采风韵以及和武则天的关系而名留青史不同,狄仁杰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作为,应当算得上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名相了。

  狄仁杰祖上历代为官,其祖父在唐太宗李世明时期任尚书左丞,也算得上是核心的大臣之一了。

  唐高宗时期,狄仁杰任大理丞,相当于现代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任仅三年就处理了无数案件,包括大量积压的案件,让无数人的不白之冤得到了申诉,同时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在后世历史上是唯一能够与宋朝包拯包青天相提并论的人,后世的(狄公案)等传记书籍,说的就是狄仁杰。

  到了武则天时期,狄仁杰又出任宁州刺史,也算得上是封疆的大臣。在任期间,狄仁杰妥善地处理着各族之间的关系,让边界纠纷少了很多,并逐渐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和赞赏,并最终官拜宰相。

  在武则天执政的后期,在立太子一事上,狄仁杰力推庐陵王李显为太子,最终得到了武则天的认可。也正是因为此举,狄仁杰被后世史学家称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义之臣。甚至在狄仁杰病故后,武则天还当朝痛哭,并赠文昌右丞品之号,谧日文惠,之后的唐中宗继位,更是理所当然地追赠了司空称号给这位最大的功臣。

  相比上官婉儿,狄仁杰的一生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算得上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不论是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