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纪事》_分节阅读_108
�地和他说再不会和他为些小事闹脾气,这才过了几日,就又和他闹上了。景骊的额角抽了抽,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不过说实话,他那日当然是随口说说应付一下眼巴巴看着他的那两人的,如果卫衍忘了这回事,他肯定不会有那么好的记性再记得自己说过的那句话。但是现在卫衍的记性这么好,他要是再装傻就说不过去了。

  “先不要喂这么多,待会儿珂儿来了还要喂,小心撑着小雀儿。”既然知道了原因,景骊的心就安稳地放回了肚中,很快就像没事人一样赶上前去,贴在卫衍身边,有板有眼地信口开河,“朕早就让人去接珂儿了,怎么还没过来,难道是功课太过繁忙脱不开身?”

  面不改色地说完这段纯粹胡扯的话,景骊打了个眼色,示意人去接那臭小子。

  “陛下真的派人去接了?”在皇帝进来前,卫衍已经断定了皇帝又一次在糊弄他,不肯轻易相信他的话。

  “当然是真的,君无戏言,朕怎么会说话不算话。”景骊搂着卫衍的腰,顺手在他的腰线上摸了又摸,吃了几块豆腐后突然又想到一件事,“朕今日派人去府里,正好碰上你家敏时狩猎归来,进献了几只狍子,朕已经让人下去整治了,待会儿我们来尝尝。”

  如此这般又哄又骗,又说了好些闲话转移卫衍的注意力,才让他不再较真刚才是不是在骗他。

  第31章 其乐融融

  景珂自那日回去后就把他父皇的允诺牢牢记在了心里,从此以后日也盼夜也盼,就等着有人来接他.可惜天不遂人愿,过了一日,又过一日,还是没见到来接他的人影儿,他心里挂念大统领,又想着那两只小雀儿,到了第三日,眼见着日头一步步向西边落去,门口依然听不到动静响起,虽然强自忍着没有掉眼泪,这委屈失望的情绪是怎么也掩不住了。

  萧振庭比景珂大了足足有一半,按理来说,以他的年龄绝对不应该被指定为景珂的伴读,家中长者送他进京的时候也是考虑到了年龄这一点,特地选中了他,却不知由于什么缘故,最后他竟然成了这位最年幼的小皇子的伴读。萧家的子弟虽然多年不出仕,不过千年世家的根基还在,在京里自然也有不少眼线。只是萧振庭后来问起缘故,众人都是含糊其辞苦笑连连,显然其中的原因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皇子伴读的荣辱历来与皇子的命运休戚相关,而且萧家在沉寂多年后将他送到京里,绝不是为了让他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做保姆,不过在家中长者动起别的念头时,萧振庭却拒绝了。

  历代颂扬的读书人的美好品质中有很重要的一条是一臣不事二主,改换门庭背主求荣这种事,虽然有“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样的话作遮羞语,却始终是被那些真正有骨头的读书人所不齿的。从古至今,也就出了个魏玄成,先辅太子后侍太宗,明君以之为镜,君臣相和共创盛世,在史上留下一段佳话。不过就算是他,史书上说到他的故主时,也要草草带过不愿深究,兼其身后又因人所累被君王推倒碑石磨灭碑文,读之着实让人不胜唏嘘。后世的另一位臣子遇到类似的情况,则是不一样的选择,宁诛十族而不屈,世人在为那些无辜的鲜血发怵的同时却要赞一句“文人风骨”。

  萧振庭自认不是做事拘泥于手段的人,只是他年纪虽然不大,却自有世家子弟的骄傲,有些事实在是有违他的本性,怎么都不愿意去做。何况改换门庭这种事,做起来简单,只是这背主求荣的污名一旦留下,洗刷起来就不易了。若是挑挑拣拣换来换去,不慎背上一个“三姓家奴”的名头,就算他日能够位极人臣,又有什么意思?

  就已知的情况来估计,因为二皇子殿下莫名其妙的敌意,这位小皇子目前的日子不好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