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六州(终章)
处在于,只要控制好茶量和水温,不需要复杂的冲泡手法,也能色香味俱全。
品质上乘的松萝新茶,条索紧卷匀壮,这是前几天褚江宁亲自用竹篓背回北京的。玉手纤细而有力,拎着壶缓缓注入80度的玉泉山泉水,茶叶翻滚几下,逐渐舒展开,只见汤色青润,叶底绿嫩。
服务人员将冲好的十几杯茶装上托盘,分给各座客人。
桃夭手指轻轻叩打桌子,口中念起郑板桥的诗:“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今天请大家品鉴的叫松萝茶,其茶香气高爽,比龙井有过之而无不及。多数绿茶冲泡后会有淡淡兰花香,只有松萝茶散发着罕见的橄榄味。诸位请用茶——”
众人闻言,先是提鼻嗅了下茶气,接着微微呷了口茶,而后竟不约而同皱起眉头。
桃夭见状解释:“松萝茶有叁重,色重、香重、味重。喝头几口时,会稍带苦涩味,之后再品尝,就会有醇和甜香的回甘。而且这茶还有个区别,就是它入水会直接沉底,不像很多绿茶漂在水中。”
众人听后,纷纷去看自己的茶杯,果然没有一片茶叶是漂浮的。
“实在是神奇!”坐得近的几位使节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桃夭也不多言,静静品着自己的茶,偶尔示意服务人员添水。
英国使节罗伯特咂了半晌,竖起拇指道:“女士你的泡茶的技术很高明,这种茶我虽然第一次喝,却忽然想起了家乡的味道。你今天泡的茶,跟我的祖国茶,很像!”
桃夭冷笑起来:“您这番话,我不敢苟同。要说像,也是你们英国茶的味道,像我们的松萝茶。毕竟在公元17世纪,我们中国这款被称为‘徽茶始祖、炒青鼻祖’的茶,就是你们欧洲贵族的心头挚爱了。到了19世纪,你们英国历史上也是一位叫罗伯特的先生,多次跑到我们的武夷山、松萝山,以某些特殊手段,将我们的茶种,和茶叶种植、烘焙技术,带回了你们国家!所以我要纠正一下,您所谓的家乡味道,实际上,应该是我们中国的味道。”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中国的茶文化灿若星河璀璨夺目,可中国的茶产业发展历程,不得不让扼腕叹息。
历史上着名的茶叶大盗罗伯特·福琼,曾用二十年间四次来华,辗转多地窃取中国茶叶秘密。
1851年,福琼通过海运,运走2000株茶树小苗,1.7万粒发芽茶籽,同时还将6名中国制茶专家,带到了印度加尔各答。此后,世界贸易逆差被扭转,印度及斯里兰卡茶产业至今仍兴旺发达,而中国茶在世界的地位却元气大伤,中国经济也遭受重创。
眼前的罗伯特,露出绅士般的笑:“福琼先生是一个出色的植物学家,他的付出,促进了植物间的交流,也推动了世界植物学发展,这是值得喝彩的。”
“是吗,可是印度种出来的所谓改良茶种,品质并没有超越中国茶。难道植物间交流的导向,是让物种退化?”
魏鸣珂早就嗅到了火药味,倾身过去给褚江宁使眼色:“你媳妇儿要疯!她这架势,还真想跟八国联军对着骂街啊?”
褚江宁不改悠然做派:“又不是答中外记者问,干嘛非得措辞严谨字斟句酌。我老婆说得本来就是事实,反正是非官方茶会,怼他几句怎么了?再说,这么些叔叔大爷都稳坐钓鱼台看热闹呢,你急个什么劲,稳住!”
魏鸣珂没了词儿,那边罗伯特已经开始偷换概念:“可是女士,你不得不�
品质上乘的松萝新茶,条索紧卷匀壮,这是前几天褚江宁亲自用竹篓背回北京的。玉手纤细而有力,拎着壶缓缓注入80度的玉泉山泉水,茶叶翻滚几下,逐渐舒展开,只见汤色青润,叶底绿嫩。
服务人员将冲好的十几杯茶装上托盘,分给各座客人。
桃夭手指轻轻叩打桌子,口中念起郑板桥的诗:“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今天请大家品鉴的叫松萝茶,其茶香气高爽,比龙井有过之而无不及。多数绿茶冲泡后会有淡淡兰花香,只有松萝茶散发着罕见的橄榄味。诸位请用茶——”
众人闻言,先是提鼻嗅了下茶气,接着微微呷了口茶,而后竟不约而同皱起眉头。
桃夭见状解释:“松萝茶有叁重,色重、香重、味重。喝头几口时,会稍带苦涩味,之后再品尝,就会有醇和甜香的回甘。而且这茶还有个区别,就是它入水会直接沉底,不像很多绿茶漂在水中。”
众人听后,纷纷去看自己的茶杯,果然没有一片茶叶是漂浮的。
“实在是神奇!”坐得近的几位使节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桃夭也不多言,静静品着自己的茶,偶尔示意服务人员添水。
英国使节罗伯特咂了半晌,竖起拇指道:“女士你的泡茶的技术很高明,这种茶我虽然第一次喝,却忽然想起了家乡的味道。你今天泡的茶,跟我的祖国茶,很像!”
桃夭冷笑起来:“您这番话,我不敢苟同。要说像,也是你们英国茶的味道,像我们的松萝茶。毕竟在公元17世纪,我们中国这款被称为‘徽茶始祖、炒青鼻祖’的茶,就是你们欧洲贵族的心头挚爱了。到了19世纪,你们英国历史上也是一位叫罗伯特的先生,多次跑到我们的武夷山、松萝山,以某些特殊手段,将我们的茶种,和茶叶种植、烘焙技术,带回了你们国家!所以我要纠正一下,您所谓的家乡味道,实际上,应该是我们中国的味道。”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中国的茶文化灿若星河璀璨夺目,可中国的茶产业发展历程,不得不让扼腕叹息。
历史上着名的茶叶大盗罗伯特·福琼,曾用二十年间四次来华,辗转多地窃取中国茶叶秘密。
1851年,福琼通过海运,运走2000株茶树小苗,1.7万粒发芽茶籽,同时还将6名中国制茶专家,带到了印度加尔各答。此后,世界贸易逆差被扭转,印度及斯里兰卡茶产业至今仍兴旺发达,而中国茶在世界的地位却元气大伤,中国经济也遭受重创。
眼前的罗伯特,露出绅士般的笑:“福琼先生是一个出色的植物学家,他的付出,促进了植物间的交流,也推动了世界植物学发展,这是值得喝彩的。”
“是吗,可是印度种出来的所谓改良茶种,品质并没有超越中国茶。难道植物间交流的导向,是让物种退化?”
魏鸣珂早就嗅到了火药味,倾身过去给褚江宁使眼色:“你媳妇儿要疯!她这架势,还真想跟八国联军对着骂街啊?”
褚江宁不改悠然做派:“又不是答中外记者问,干嘛非得措辞严谨字斟句酌。我老婆说得本来就是事实,反正是非官方茶会,怼他几句怎么了?再说,这么些叔叔大爷都稳坐钓鱼台看热闹呢,你急个什么劲,稳住!”
魏鸣珂没了词儿,那边罗伯特已经开始偷换概念:“可是女士,你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