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0)
么看我。

  柯南也很无奈,亏他出发之前,还信誓旦旦地发誓,要比三日月更早一步发现嫌疑犯。

  咳、咳,梦想总是要有的嘛。

  但事实证明,在他还不确定是不是有案件消失的门胁纱织也有可能是自己离开了这个岛,还没有证据证明,她一定是失踪的时候,那家伙已经把底给看透了。

  听柯南这么一说,服部平次狐疑道:这不就和工藤先生小说里描述的一样嘛,我还以为是夸张的写法。

  还说不是《笼子里的少年》的忠实粉丝,变小的名侦探隐蔽地翻了个白眼。

  那待会儿,你就能那是不是夸张的写法了。

  一般人看了书,都不会把里面的情节当真,但亲眼见过三日月推理过程的柯南却知道,书写得还真不夸张。

  甚至,因为成书比较早,里面的情节更多体现的是他幼年时候的水平。

  现在的话,老实说,夸张多了。

  即使是唯物主义价值观异常坚.挺的柯南,有时候都会忍不住怀疑,三日月是不是有什么超能力。

  比如他那双一看就很不平凡的眼睛。

  我会看的。

  服部平次带着点质疑,又带着点侦探的不服输,还有那么点隐晦的期待,面上却假装不在意地说道,你觉得他是直接找到凶手了?

  十有八九吧。

  柯南恹恹地说。

  这才是他头疼的地方,在之前一次和父母一起去了一趟铃木老宅检查身体之后,工藤优作和他来了一次比较深的谈话。

  内容主要是他坚持与黑衣组织为敌的话,所面临的局面。包括且不限于黑衣组织的能量,错综复杂的钱权关系,还有铃木三日月的心理倾向。

  黑衣组织那个太复杂就不说了,铃木三日月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老爸说,他对人的心理很感兴趣。

  柯南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内容,便给服部平次解释起来。

  他用词很谨慎,每一次说得话都是在脑子里过了几遍才说出来,这让他听起来突然就变得慢吞吞的。

  服部平次呼了口气,他体力还行,但一个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子可不那么轻,跑了这一路,他已经有点喘气。

  他有心理学学士学位,关心这个也没什么不正常的吧?

  还说自己不是粉丝,你知道的太多了。

  柯南无语,但还是没有直接拆穿他,继续解释道:对他来说,观察嫌疑犯、尤其是一些犯罪信念并不坚定的嫌疑犯,他们左右摇摆的情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哪里有趣了?

  这是服部平次脑袋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

  看到朋友不解的眼神,柯南人小鬼大地耸了耸肩:你也这么想,对吧?但就像你理解不了他一样,他也无法理解我们。

  所以,他才会有这种异于常人的兴趣。服部平次喃喃,旋即皱眉,但这很危险。

  和犯罪分子近距离接触,当然危险了。

  就算那些人的信念并不坚定,但就像是高空落下的硬币一样,正反几率都是五五开,鬼知道对方在经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