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
说来,吴筠所在的大队叫红星大队。位于北方一个小村庄,因为位置比较偏僻,村里的物资比较紧缺,但是靠近大山,村民经常可以去山上打猎,摘野果,捡柴,其实生活也还过得去。现在接近年关,还有十天就过年了,所以田里的活也停了。偶尔大队长会组织人手安排去村里几户孤寡老人房顶除雪。其他就没什么事情了。
吴筠做好早饭端到堂屋,吴爷爷正坐在那用玉米皮编垫子。这玉米片垫子是用浸过水的玉米皮编成辫子然后叠在一起卷好做成的。十个玉米垫子可以去收购站换一毛钱,十分不老少的了。
筠子,那李雪家退婚就退了吧,她们家攀上高枝,你就不要在这样整天躺着不上工了。你好好的,以后再找一个
爷爷,不要说了,我知道了。这李雪退婚就退了吧,以后我好好上工赚工分养爷爷你。
吴爷爷话都没说完就被孙子打断,还想继续说下去。没想到孙子这样回答,一下子愣了。老半晌终于反应过来:好,好,好,是我老吴家的的好孙子,以后都好好的。
祖孙俩经过这段时间的阴霾,终于开始好好的吃早饭了。
吃完早饭,吴筠收拾好后,跟爷爷交代一声去后山捡柴,就出门了。
这会太阳刚升起来,大概就早上6点多的样子。吴筠走在乡间小路上,遇到好几个村民。每个人路过他的时候,都露出满脸同情之色。
筠子,你病好啦,终于看到你了。村里出名的大嘴巴大柱婶子一脸看好戏的表情,操着大嗓门问着。
吴筠刚刚回来这年代没多久,一时习惯不了这碎嘴婆子的架势。勉强的扯开嘴巴应了一句:婶子,好了,我有事先去后山了边说边拔腿往山上小跑。幸好家里离后山不远,不然肯定遇到更多好事的村民。
说起吴筠的家庭情况,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吴筠的爷爷当年曾经在部队当过炊事兵,虽然没做过什么大官,到退伍时还是个大头兵,但是当时退伍还是有一小笔退伍费的。吴爷爷拿着这笔钱,回到自己的家乡吴家村,盖了现在住着的这个三大间的半砖瓦房,在当时整个村子都引起轰动,很多人羡慕不已。因着吴爷爷当时退伍都26岁了还没结婚,四周的媒婆闻风而动,后来经人介绍娶了隔壁刘家村的姑娘。两人结婚后生了吴筠的爸爸和小姑姑两个。
吴筠的爸爸吴解放是个有能力的,靠着老爷子战友的帮忙,进了县城的纺织厂当了技术工人,娶了同个厂子的女工,生了吴筠一个儿子。本来双职工家庭,周围的人谁不羡慕。可惜,夫妻俩在吴筠8岁那年,纺织厂发生了火灾,夫妻俩为抢救国家财产双双殒命。
当时吴爷爷带着才8岁的孙子,家里的老伴身体也不好,需要人照顾。左思右想后,决定带着孙子跟老伴回红星大队,这时候的吴家村已经改名为红星大队。因为孙子的父母都是为保护国家财产牺牲的,除了赔偿金800元外,还答应每个月给10块钱的抚养金,一些布票跟粮票,直到吴筠满18岁。
第2章 捡到个团子
作者有话要说:
新人新文,求收藏。暂定一天一更冬天的大山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吴筠慢慢的在山脚下晃荡。双手拢在一起,有点后悔刚刚跑的太快,耳朵肯定冻着了。但是,现在让他回去也不行,他有点怕应付村里那些嘴碎的人。
吴筠现在这幅身体才16岁,一米七的个儿,小身板笔直笔直,跟个小白杨一样。脸皮白嫩白嫩的,跟她的妈妈一样的秀气。在这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没有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