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梦医师 第255节
的事件视界可以看做是两个不同世界的分界线,任何事物一旦到达事件视界,时间就戛然而止。
当然,目前没有人知道黑洞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因为黑洞本身不向外传递任何信息,所以我们也无法得知黑洞内部的情况。
即便将来的某一天,科学家们真的找到了一个黑洞,并试图发射飞船到黑洞内部一探究竟,也不会有任何结果,因为任何进入黑洞内部的事物将有去无回,彻底与外面的世界失去联系。
我之所以花如此笔墨来说明白物理学中黑洞的含义,恰是为了更好地引出潜意识的黑洞。
李博学说,潜意识的黑洞这个概念最早被得出来,要追溯到研究人脑工程的科学家们在设计梦境潜入仪的过程,是推算和想象力的结合体,这一点和物理学中得到黑洞概念的过程十分相似。
“两个概念之间有某种共性,一个人的意识一旦进入到潜意识的黑洞中,时间几乎是停止的,空间的概念也很模糊,关于这一点,研究人脑工程的科学家们曾做过相关的实验。”
“是什么样的实验?”我迫不及待地问。
第456章 黑洞理论(下)
“要想让你更好的理解这个实验的具体内容,我需要先对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进行科普。”
李博学首先和我提到了一部电影,应该说是一部非常出名的电影,也就是《盗梦空间》。
在那部电影里面,莱昂纳多扮演的造梦师带领团队,潜入其他人的梦境,盗取他人潜意识中的机密。
其实关于这部电影,我刚开始接手这个工作时就想到了,我们的工作性质是十分类似的,只是他们是盗取秘密来达到某种商业目的,而我们则是通过修复创伤,来解开被潜入者的心结,从而达到一定的治愈目的。
李博学继续提到了《盗梦空间》中特别经典的多重梦境,也就是梦中梦的设定。
其实关于这一点,已经有研究梦境的心理学家指出,尽管梦中梦的理论极限是七重,但我们对于三重以上的梦境,是难以识别的。
在这个梦中梦的过程中,每“醒来”一次,梦的真实度也会有所增加,以至于让人分辨不出自己到底是处于现实,还是处于梦中。
关于这一点,我其实也深有体会,好多次执行任务后醒来,我都要花好长一段时间来消化,自己究竟是已经醒了,还是仍旧在梦中。
李博学说,所谓梦中梦,其实有点层层深入潜意识的意思,只不过普通意义上的梦中梦,是自己深入自我的潜意识。
出现梦中梦的情况一般都是在做梦者体力极其疲乏的情况下发生的,心理学家认为,做梦者的体力下降时,内心的防御机制也会相应减弱,所以一个人容易在这个时候深入自我的潜意识。
当然,目前没有人知道黑洞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因为黑洞本身不向外传递任何信息,所以我们也无法得知黑洞内部的情况。
即便将来的某一天,科学家们真的找到了一个黑洞,并试图发射飞船到黑洞内部一探究竟,也不会有任何结果,因为任何进入黑洞内部的事物将有去无回,彻底与外面的世界失去联系。
我之所以花如此笔墨来说明白物理学中黑洞的含义,恰是为了更好地引出潜意识的黑洞。
李博学说,潜意识的黑洞这个概念最早被得出来,要追溯到研究人脑工程的科学家们在设计梦境潜入仪的过程,是推算和想象力的结合体,这一点和物理学中得到黑洞概念的过程十分相似。
“两个概念之间有某种共性,一个人的意识一旦进入到潜意识的黑洞中,时间几乎是停止的,空间的概念也很模糊,关于这一点,研究人脑工程的科学家们曾做过相关的实验。”
“是什么样的实验?”我迫不及待地问。
第456章 黑洞理论(下)
“要想让你更好的理解这个实验的具体内容,我需要先对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进行科普。”
李博学首先和我提到了一部电影,应该说是一部非常出名的电影,也就是《盗梦空间》。
在那部电影里面,莱昂纳多扮演的造梦师带领团队,潜入其他人的梦境,盗取他人潜意识中的机密。
其实关于这部电影,我刚开始接手这个工作时就想到了,我们的工作性质是十分类似的,只是他们是盗取秘密来达到某种商业目的,而我们则是通过修复创伤,来解开被潜入者的心结,从而达到一定的治愈目的。
李博学继续提到了《盗梦空间》中特别经典的多重梦境,也就是梦中梦的设定。
其实关于这一点,已经有研究梦境的心理学家指出,尽管梦中梦的理论极限是七重,但我们对于三重以上的梦境,是难以识别的。
在这个梦中梦的过程中,每“醒来”一次,梦的真实度也会有所增加,以至于让人分辨不出自己到底是处于现实,还是处于梦中。
关于这一点,我其实也深有体会,好多次执行任务后醒来,我都要花好长一段时间来消化,自己究竟是已经醒了,还是仍旧在梦中。
李博学说,所谓梦中梦,其实有点层层深入潜意识的意思,只不过普通意义上的梦中梦,是自己深入自我的潜意识。
出现梦中梦的情况一般都是在做梦者体力极其疲乏的情况下发生的,心理学家认为,做梦者的体力下降时,内心的防御机制也会相应减弱,所以一个人容易在这个时候深入自我的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