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17)
对妞妞可谓是牵肠挂肚,这孩子年纪虽小可由于从前在赵家不得宠,导致她的心智比同龄孩子成熟许多,林不羡很担心自己和云安这么久没露面,给这孩子的造成什么性格上的影响,到了淟州回到云宅,云安立刻下了拜帖请人送去,约定明日一早就去吕家拜访,不成想帖子刚送过去没多久,林不羡的长姐林不瑜就带着妞妞和吕齐来到了云宅,云安看到妞妞高兴极了,抱起妞妞不撒手,小姑娘委屈地直撇嘴,眼泪珠子吧嗒吧嗒往下掉却没有哭出声,只是用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云安,发表着无声地控诉。

  云安心疼不已,又是贴脸又是解释,总算是把妞妞的眼泪给止住了,看得出妞妞很思念且依赖云安,她抽泣着窝到了云安的怀里,一双胳膊紧紧地抱着云安的脖子不撒手,生怕云安又跑了似的。

  林不瑜嗔怪道:我可不是着急给你们送孩子回来,妞妞这孩子太懂事,就是让她在我身边待一辈子我也欢喜,正好我没有女儿我说四丫头,你们这回也忒过火,一声不吭失踪了大半年,别说妞妞这么小的孩子了,就连我们这些个大的也跟着提心吊胆的,你给我仔细说说,到哪儿去了?

  回来的路上云安和林不羡已经串好了说辞,林不羡愧疚地解释道:大姐息怒,是相公带我回了一趟她在北边的老家,在一处大山后面的村落,偏远荒僻就连林氏的产业也没有开到那边这是我没想到的,走了几个月才到那边,等反应过来想要找人帮忙送信儿的时候已经晚了,一来一回路上又没赶上好天气,就回来晚了。

  林不瑜听到解释稍稍熄了怒火,转头看了云安一眼,低声又问:妹夫家里不是没人了吗?

  林不羡答道:属实不假,不过云氏祖上的祠堂还在从前也就罢了,这不是相公拜到了玄一天道长她老人家门下,如此光宗耀祖的事情,也算有了回乡祭祖的脸面。云氏的宗祠因多年前闹了饥荒,直系的族人逃荒的逃荒,凋零的凋零祠堂也凋敝了。相公出了些银子请工匠把宗祠修缮了一番,又找到里正和村里一户人丁兴旺的云姓人家连了宗,认了一个侄儿,留了些银子给那家,从今往后云氏的祠堂也算有专人打理了,也怪我自负,相公本来说了要留口信儿的,我却觉得林氏的产业遍布天下,无论到哪儿都会有人给我们送信儿,结果失策了。下次再不敢这样了

  林不瑜听完了解释,也叹息着点了点头,燕国最重视礼法,以云安如今的身份修缮宗祠的确算是头等大事,要是他对宗祠置之不理,那才让人瞧不起呢。

  而林不羡不事先言明,在林不瑜看来非但不奇怪,反而很理解,并在心底表示了同情。

  云安如今再怎么出息,入赘进了林家是永远也脱不去的事实,既是入赘自然和本家再无关系了,可偏偏云安又变得这样有出息要是云安大大方方提出此事,哪怕是自己的父亲也不得不点头的,但若是如此林府在脸面上就挂不住了。

  而林不羡一声不吭陪着云安失踪了大半年,不远千里去了那个穷乡僻壤,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仅保全了林氏一族的脸面又成全了云安的忠孝之情

  林不瑜牵过林不羡的手,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咱们家小四到底是个知书达理的闺秀,这一路辛苦你了。

  大姐不生气了就好。

  林不瑜叹了一声,脸色有些难看,说道:我生什么气,我是替你们着急你知不知道,你们不在的这段日子宗门里头出大事儿了?

  林不羡心头一紧,却见自家大姐穿金戴银,衣裳搭配也喜庆便知道绝无可能是丧事,林不羡放松下来,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能让自家大姐称之为大事呢?

  林不羡早已心知肚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