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99)
殿试的日子可能要和秋猎冲突,如何去得?再者说今年不好,秋猎的事儿还是推迟一年吧。

  楚王对此不以为然,不屑道:不就是个扫把星?还能如何?还值得胆战心惊成这样么?大丧刚过,全天下的百姓都等着朝廷出个好消息呢,咱们带头缩在皇城里,动都不敢动,百姓怎能安心恢复生计?秋猎本就是一年一度的规矩,也是咱们皇兄向朝臣们展示体魄的好机会,怎么能说停就停了?

  高憭听着两个弟弟的话,抬手摸了摸胡子,并未表态。

  太后嗔道:冠冕堂皇说了这些,依哀家看就是你的心长草了,想要去秋猎,是不是?

  高憭笑道:母后,我倒是觉得五弟说的有几分道理,社稷贵在稳重,朝廷里头按部就班,天下的百姓才能心安。如今扫帚星现,父皇驾崩,不知有多少百姓心中惶恐。朝廷更应该放开手脚,最好举办几件大喜事儿好好冲一冲,百姓们才能缓过来。

  户部尚书说道:老臣觉得,陛下所言甚是。

  太后笑了起来,连声说了三遍好,继续道:陛下见识独到,你们兄弟一心,君臣齐心,哀家很欣慰。只是陛下适才说,朝廷应按部就班有利于民间安定,可哀家怎么听说,你在前朝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呢?

  高憭挑了挑眉,虚心道:儿子近来政务繁忙,也不知母后说的是哪一件?

  这儿没外人,哀家就不和你拐弯抹角了。宁安王对陇地的节度专权你给收了?

  是。

  为何如此心急?

  儿子只是按规矩办事。

  规矩是死的,情分是活的,陇地荒芜贫瘠,多有沙匪出没宁安王封在那里,是朝廷的一道天然屏障,你收了他的节度专权,沙匪若作乱起来你要宁安王怎么办?等朝廷派兵过去来得及?

  太后说完,户部尚书捋着胡子没说话,显王和楚王也对视了一眼,保持了沉默。

  高憭沉吟半晌,答道:母后,先祖留下遗旨,后宫不得干政。

  你!

  母后稍安勿躁,且听儿子一言,您是我亲娘,可祖上的规矩不能破,今日儿子索性一次和母后说明白,从今往后也请母后相信儿子。依律二字王本来就没有资格拥有节度之权,父皇对他们一脉已经赐予诸多殊荣了,高怀应该懂这份进退。这份权力儿子早晚都要收,也是必须要收陇地山高路远,高怀历来又是个小心谨慎的,错过了这一遭恐怕今后都没机会再收,人家若无错处,朝廷收了他这么大一项权力,恐民心有失。此事虽然是个过场,好歹是高怀自己提出来的,我不过是顺水推舟拿回来,朝廷安稳,他也安稳。他若真的是个知进退的,应该在心里好好谢谢朕。他若是个伪装的,那正好先把他的利爪拔了,以绝后患。

  听完高憭的话,太后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并未做声。

  高憭起身道:儿子还有折子要批,改日再来给母后请安。

  除了太后,其余人纷纷起身:恭送陛下。

  不必送了,你们都留下陪陪母后,朕自去。

  高憭走后,殿内静悄悄的。

  过了好一会儿,太后才开口说道:兄长,依你之见如何?

  这太后还是不要为难老臣了吧?

  哀家乃陛下生母,难道还会害自己的儿子不成?陛下年轻气盛,哀家总要给他把个几年关的。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