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合纵伐秦(五)
r />
黄歇的话音刚落,一个楚军校尉快步走了进来。
“启禀君上,我军前锋遇袭,各处屯粮之地也受到秦军偷袭。齐国相后胜亲自押解的第一批粮草刚刚过了大梁就被秦军截获,齐相后胜无碍,只是护粮齐军死伤惨重,粮草军资被全部丢失!另外,赵军司马尚将军急报,赵军和燕军发生冲突,就在司马将军和将渠燕国将军快要握手言和的时候,秦军突然偷袭赵军大营,营中粮草物资损毁过半,原定攻击寿陵的计策无法实现,需等到军资粮草不起之后才才行。司马尚将军请庞将主定夺!”
黄歇:“我军前锋伤亡如何?”
校尉:“千人左右,还能承受,只是斥候营全军尽没。”
黄歇:“可知是哪支秦军,数量多少?”
校尉:“未曾见过,数量多少不等,全部是精锐骑兵。穿着打扮是秦军可作战的方式却完全不一样,就好像不是中原人的军队一般。他们一人双马往来如风,作战时从不来开马背,连射箭也是在疾驰的马背上完成,而且准头奇高。他们打了就走绝不恋战,我们的步军追不上,骑兵就算追上也是有去无回,前锋斥候营就是这样全军尽没的。”
黄歇:“难道是秦人收买的匈奴人?”
庞暖:“不可能。”
校尉:“是,绝对不可能。因为他们用的武器穿的铠甲还有他们的样貌发式都表明他们是不折不扣的秦人。最主要的是他们说的话带着浓重的陇西口音,绝对不是匈奴人。”
庞暖:“镇北军,一定是镇北军!君上,由此可见我的推断是对的。秦国已经把边军精锐都调上来了,这种战法就和我的判断如出一辙。袭扰诱敌,步步深入,最后将我们引诱进埋伏圈内一网打尽。”
黄歇:“难道说秦军主力真的在函谷关一线,这里只是骚扰和诱敌之军?庞将军,奈何?”
庞暖指着地图说到:“自周慎靓王三年至今将近百年里,楚、赵、魏、韩、燕、齐等国先后合纵伐秦,算上这次共有五次。首次攻秦是在周慎靓王三年,魏相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公孙衍还说服义渠攻秦侧背。联军攻至函谷关被秦军击退。次年秦军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大败联军,歼灭联军八万,首次合纵攻秦联军败。
周赧王十七年,秦攻楚,战于析(今河南西峡),歼楚军五万,并占城邑十余座。齐、韩、魏恐秦继续扩张对己更为不利,乘秦军久战疲惫,于当年联合攻秦。经三年苦战,终于击败秦军,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二次合纵攻秦联军胜。
周赧王二十八年,齐、赵、魏、韩、燕五国联军攻秦。五国进至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境)即互相观望,不肯首攻。秦为破坏五国联盟,主动取消帝号,将前所占之温、轵、高平归还魏国,将王公、符逾归还赵国,联军遂撤走。三次合纵攻秦,未交战即告瓦解。
秦庄襄王元年,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由信陵君无忌指挥攻秦,秦将白宣采取诱敌深入之策引诱联军攻入函谷关绝地后大败联军,信陵君战死联军将士死伤惨重,四次合纵攻秦联军败。
纵观四次攻秦一胜两败一和,唯独第四次败得最惨,联军上至主帅主将,下至普通士卒战死者过半,反观大秦却是越战越强。如今的态势和四次攻秦时何其相似,君上难道还想重蹈覆辙吗?”
黄歇起身对着庞暖躬身一礼。
“君,有何妙策教我?”
&e
黄歇的话音刚落,一个楚军校尉快步走了进来。
“启禀君上,我军前锋遇袭,各处屯粮之地也受到秦军偷袭。齐国相后胜亲自押解的第一批粮草刚刚过了大梁就被秦军截获,齐相后胜无碍,只是护粮齐军死伤惨重,粮草军资被全部丢失!另外,赵军司马尚将军急报,赵军和燕军发生冲突,就在司马将军和将渠燕国将军快要握手言和的时候,秦军突然偷袭赵军大营,营中粮草物资损毁过半,原定攻击寿陵的计策无法实现,需等到军资粮草不起之后才才行。司马尚将军请庞将主定夺!”
黄歇:“我军前锋伤亡如何?”
校尉:“千人左右,还能承受,只是斥候营全军尽没。”
黄歇:“可知是哪支秦军,数量多少?”
校尉:“未曾见过,数量多少不等,全部是精锐骑兵。穿着打扮是秦军可作战的方式却完全不一样,就好像不是中原人的军队一般。他们一人双马往来如风,作战时从不来开马背,连射箭也是在疾驰的马背上完成,而且准头奇高。他们打了就走绝不恋战,我们的步军追不上,骑兵就算追上也是有去无回,前锋斥候营就是这样全军尽没的。”
黄歇:“难道是秦人收买的匈奴人?”
庞暖:“不可能。”
校尉:“是,绝对不可能。因为他们用的武器穿的铠甲还有他们的样貌发式都表明他们是不折不扣的秦人。最主要的是他们说的话带着浓重的陇西口音,绝对不是匈奴人。”
庞暖:“镇北军,一定是镇北军!君上,由此可见我的推断是对的。秦国已经把边军精锐都调上来了,这种战法就和我的判断如出一辙。袭扰诱敌,步步深入,最后将我们引诱进埋伏圈内一网打尽。”
黄歇:“难道说秦军主力真的在函谷关一线,这里只是骚扰和诱敌之军?庞将军,奈何?”
庞暖指着地图说到:“自周慎靓王三年至今将近百年里,楚、赵、魏、韩、燕、齐等国先后合纵伐秦,算上这次共有五次。首次攻秦是在周慎靓王三年,魏相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公孙衍还说服义渠攻秦侧背。联军攻至函谷关被秦军击退。次年秦军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大败联军,歼灭联军八万,首次合纵攻秦联军败。
周赧王十七年,秦攻楚,战于析(今河南西峡),歼楚军五万,并占城邑十余座。齐、韩、魏恐秦继续扩张对己更为不利,乘秦军久战疲惫,于当年联合攻秦。经三年苦战,终于击败秦军,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二次合纵攻秦联军胜。
周赧王二十八年,齐、赵、魏、韩、燕五国联军攻秦。五国进至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境)即互相观望,不肯首攻。秦为破坏五国联盟,主动取消帝号,将前所占之温、轵、高平归还魏国,将王公、符逾归还赵国,联军遂撤走。三次合纵攻秦,未交战即告瓦解。
秦庄襄王元年,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由信陵君无忌指挥攻秦,秦将白宣采取诱敌深入之策引诱联军攻入函谷关绝地后大败联军,信陵君战死联军将士死伤惨重,四次合纵攻秦联军败。
纵观四次攻秦一胜两败一和,唯独第四次败得最惨,联军上至主帅主将,下至普通士卒战死者过半,反观大秦却是越战越强。如今的态势和四次攻秦时何其相似,君上难道还想重蹈覆辙吗?”
黄歇起身对着庞暖躬身一礼。
“君,有何妙策教我?”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