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章 玄一道长想还俗
�员名单,都归他审定。

  玄一的化名和画像刚一递给他,他就看出来了玄一的身份,他来过王铮的家数次,他见过玄一道长。

  他于是直接取消了,玄一参加比武招亲的可能。把王铮还郁闷的不行。

  王铮由于是刚回家,总得让他和亲人来往叙话,这两天就很少有人来打扰他。他得以安安静静地写了三封长长的公文。

  一封是他的诉职公文,另一封是他解释那些谣言的自辩状。第三封,是他给朝廷,关于西夏各个方面的合理意见和建议。

  西夏战后初建,几乎是全民动员。而大郑朝廷支援西夏的物资,也是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兴州。

  但不仅是这些,西夏百姓的思想观念需要改变,要不然,以后就还会发生祸事。

  可改变思想,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事情。需要大郑的朝廷,和李九妹领导的官吏通力合作,从各个方面入手,把中原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灌输在百姓们的脑海中。

  大郑前些年重文轻武,文官把持朝堂,才导致大郑的经济很强,人口也足够多,但军事实力却是极弱,总是被蒙辽和西夏压着打。

  所谓的积贫积弱,并不是大郑真的很弱,真的很贫穷。

  而是朝廷重文轻武的国策,导致的军事实力弱。是冗官冗员和冗兵,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导致的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少,却大部分都花在没用的地方了。才显得国库空虚,国家贫困。

  好在,自从王铮督领雁山卫以后,很多情况都在慢慢改善。他来到上京进入朝堂以后,那些对大郑不利的国策,也正在慢慢修改。此时的大郑和四年前相比,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一个综合国力世所罕见,军事实力更是强悍,人口众多国富民强的大郑,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正在冉冉而来。

  王铮想把西夏,治理成一个重文轻武的藩属国,大郑的军事实力,以及综合国力足够强就行了,所有藩属都得弱一些。

  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国富民强,军事实力能压倒一切的政权,才能尽量避免战乱的发生。

  因此,儒家思想的灌输,就需要开办大量的学校。西夏人大都信佛,佛家劝人放下屠刀,与人为善,佛家严禁杀戮,就要建更多的寺院,派驻更多的僧侣。

  西夏的农业、畜牧业、工商业以及矿业、教育业等等,全部都需要尽快发展。可这些,仅凭朝廷的支援却是不行的。

  朝廷只要有了合适的政策,就能号召全大郑有意向的富商,一起努力去发展西夏,才能更快地改变西夏的现状。

  王铮写的关于发展西夏的建议和意见,就包括了,他能想到的所有的方面。

  王铮写的尽量详细,免得官吏误读了他的办法,把事情办差了。

  除了西夏还有南疆。南疆还不同于西夏的情况。

  西夏是属于大郑的藩属国,西夏的女王是他王铮的妻子。他和李九妹的儿子,以后还会世袭西夏的王位。王铮就对西夏多关心了一些。

  但他作为尚书省的右仆射,南疆的治理和发展,他就也不能不管不问。

  南疆六国的疆土,甚至包括六国境内郡县的管理区域,此时已被全部打乱之后重新划分,成为了大郑的府郡。

  这么做的好处,是避免南疆的百姓,抱团反抗当地的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