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章 文明瑰宝
疆拓土扫平四海,只是我的职责所在。大师为了保护,我华夏近千年来的那些宝贵典籍,不也是费尽了神思,封存了藏经洞吗?大师,你虽是出家人,俗话说,你是跳出了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可大师所做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为了你们佛家,你也是为了我们华夏灿烂的文明,不至于被某些禽兽付之一炬。大师的所作所为,才最值得世人尊重。”
方丈大师面有愧色。
当初吴三桂溃逃到瓜州,他得到消息,急忙就封存了那些典籍。但是当时,他却的确没想那么多。他只是觉得,那些涉及了华夏,以及周边数千里方圆的,无数大师和工匠,无数的画师,经过数百近千年的辛苦,而留下来的典籍,不能毁于战火。要不然,他就是佛家的罪人,仅此而已。
他当时没有考虑华夏,没有考虑什么文明的瑰宝。他只是觉得那些东西如果毁于一旦,再找人作画和书写的话,会花费他大量的钱财。
可是今日,方丈大师和王铮的这一番畅谈,却使他宛如遭到了当头棒喝。
他没想到,这位大郑的将军,不仅只是爱惜黎民百姓,他的思想,居然也是这么的崇高。只有他这样高尚的人,才值得人们万世敬仰。
保护藏经洞里那些典籍的事情说完了,王铮也就开始,庄重地浏览起了莫高窟。
莫高窟又叫千佛洞,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合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莫高窟不愧为,华夏西部佛家的圣地,经历代的兴建,此处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
莫高窟现有洞窟六百多个,壁画近四万平方米、泥质彩塑两千多尊,是世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注:后世是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此时是另一个时空的大郑,就稍微减少。不过,西夏和宋元,也仅建了一百多座石窟。宋代以后,包括元朝时期,敦煌石窟已经不再大量兴建,壁画画的也不多,明清时期几乎都把敦煌忘了,就不提了。)
几乎全部洞窟均是依山而建。只是,此地的土质较为松软,也没有适合雕刻的巨石,导致石雕佛像很少。
此处最大的佛像是弥勒佛,弥勒佛是释迦摩尼的弟子,类似接班人。高达三十多米,最小的佛像却仅有几厘米。
此时距离后世还有一千多年,壁画上的色彩还比较鲜艳。而此时的百姓崇信佛教,善男信女极多,对所有佛像和典籍的保护也是很好。
王铮不懂佛道,他甚至对儒家的思想也不是太懂。最可气的是,他甚至都难以完全看懂,此时代那些晦涩的古文。
此时,他看着这些佛像和壁画,基本也就是走马观花,看着都挺庄重大气,他也不住地击节赞叹。可如果让他说出好在了哪里?他却绝对说不上来。
如果被逼急了,他就会耍无赖说:好就好在,我作为大将军还认为好。
或者是说:它好就好在,我都看不懂它的好。我这位大将军都看不懂它的好了,难道还不是真的好吗?
方丈大师面有愧色。
当初吴三桂溃逃到瓜州,他得到消息,急忙就封存了那些典籍。但是当时,他却的确没想那么多。他只是觉得,那些涉及了华夏,以及周边数千里方圆的,无数大师和工匠,无数的画师,经过数百近千年的辛苦,而留下来的典籍,不能毁于战火。要不然,他就是佛家的罪人,仅此而已。
他当时没有考虑华夏,没有考虑什么文明的瑰宝。他只是觉得那些东西如果毁于一旦,再找人作画和书写的话,会花费他大量的钱财。
可是今日,方丈大师和王铮的这一番畅谈,却使他宛如遭到了当头棒喝。
他没想到,这位大郑的将军,不仅只是爱惜黎民百姓,他的思想,居然也是这么的崇高。只有他这样高尚的人,才值得人们万世敬仰。
保护藏经洞里那些典籍的事情说完了,王铮也就开始,庄重地浏览起了莫高窟。
莫高窟又叫千佛洞,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合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莫高窟不愧为,华夏西部佛家的圣地,经历代的兴建,此处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
莫高窟现有洞窟六百多个,壁画近四万平方米、泥质彩塑两千多尊,是世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注:后世是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此时是另一个时空的大郑,就稍微减少。不过,西夏和宋元,也仅建了一百多座石窟。宋代以后,包括元朝时期,敦煌石窟已经不再大量兴建,壁画画的也不多,明清时期几乎都把敦煌忘了,就不提了。)
几乎全部洞窟均是依山而建。只是,此地的土质较为松软,也没有适合雕刻的巨石,导致石雕佛像很少。
此处最大的佛像是弥勒佛,弥勒佛是释迦摩尼的弟子,类似接班人。高达三十多米,最小的佛像却仅有几厘米。
此时距离后世还有一千多年,壁画上的色彩还比较鲜艳。而此时的百姓崇信佛教,善男信女极多,对所有佛像和典籍的保护也是很好。
王铮不懂佛道,他甚至对儒家的思想也不是太懂。最可气的是,他甚至都难以完全看懂,此时代那些晦涩的古文。
此时,他看着这些佛像和壁画,基本也就是走马观花,看着都挺庄重大气,他也不住地击节赞叹。可如果让他说出好在了哪里?他却绝对说不上来。
如果被逼急了,他就会耍无赖说:好就好在,我作为大将军还认为好。
或者是说:它好就好在,我都看不懂它的好。我这位大将军都看不懂它的好了,难道还不是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