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章 蒙辽退兵的争论
p;房相年届七十,已是风烛残年,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吕相上任不久,还处于培养阶段,现在还镇不住那些嘴皮子都挺利索的文官。

  朝中现在最缺的,就是房相再年轻二十岁那样的文官之首。还缺的就是能一锤定音的武将之首。

  目前王铮有些武将之首的苗头,他也确是文武双全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之才。

  可那家伙太不靠谱,他做事全凭心意。高兴了咋着都行,不高兴了谁都不给好脸。现在朝中讨厌他的大有人在。要不然,哪会天天因为他,把太极殿和御书房都吵成了菜市场?

  王铮很快就来了,这不晌不夜的宣他进宫见驾必有要事,要不然皇上念他一路辛苦,最快也是在明早上才会见他。

  哪知道,王铮进了御书房以后,那两派人一看主角之一来了,顿时又来了劲儿,先是小声嗡嗡,然后是大声议论,再然后一方听不惯另一方的话就答了腔,再再然后就又是一番嘴皮子大战。

  这次皇上没有阻止,房相也装聋作哑,他俩偶尔就是抬抬眼皮看一眼王铮,好像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这些天吵吵的主角来了,你看着办吧!

  武将们一言不合就是拳脚相向,什么事儿都喜欢用拳头解决。

  文官们可不同,大大的不同,文官们会引经据典之乎者也,骂人不带脏字,但却比武将狠的多,恨不得一句话就能把对手骂死。

  并且,谁骂人骂的最狠还骂的不带一个脏字,谁的本事就越大,谁就越受人尊敬。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骂死王朗那段知道吧?就是那种骂法。)

  王铮来了后皇上只眯缝着眼看了他几次,都没开腔让他说话。王铮算是明白了,感情,双方骂架骂的皇上都烦了,这是让他也来听听,体会体会这种滋味儿。

  不过,王铮觉得皇上的目的好像并不太单纯,估计并不仅仅是让他体会骂架来了。

  因为王铮也听明白了,双方绕来绕去归根结底,围绕的好像是他,是雁山卫的草原之战,是松江卫的克复四州十二县,是他本事大,还是代老将军能力强的几个问题。

  反正皇上也没问他,王铮也就装着事不关己,他眼观鼻鼻观心,两耳不闻身边事,一心只读一剪梅。

  那首一剪梅他写出来后,洛阳公主越研究越看他,最后看的他心里直发毛。

  他觉得,洛阳公主好像又误会了。她肯定是把他王铮代入其中,认为那两处闲愁有一处就是王铮的愁。

  王铮原来不愁,后来却开始愁了。

  他愁的是,他真没因为女人发过愁。他的婚姻观念和现在的所有人都不同,他不认为自己二十六岁的年龄已经很大了。

  他甚至都不认为翠姑二十二岁的年龄有多大,他还觉得洛阳公主的年龄还太小,现在还不应该考虑两情相悦缠绵悱恻的男女之情。

  所以他从没把自己娶妻的事情当回事儿,他甚至在和时蓉肖瑛那啥时,还按照后世前七后八的方式算着日期来。

  他不想让那两个才十八岁的女孩子怀孕的太早,现在的医疗水平太不发达,还没有西医。万一出点事,就是一尸两命的悲惨事件。

  他想着等女孩子们的身体都真正成熟了,到那时他再考虑孩子的问题。

  至于翠姑,娘说不急,翠姑也说不急,她们都不急,那他王铮还急个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