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第179节
�何况天家父子。

  在“汗阿玛”的阿玛之前,有一个“汗”字。

  指的是旧年部落中的大汗,即便大汗,也是王啊。

  何况如今,康熙坐拥江山,是为九五之尊,这个“汗”,便不知是汗王,而是帝王了。

  这是更需要小心维系的感情关系。

  即便皎皎,她这些年各种造作,一来仗着康熙待她与太子更不同,没有太子对于帝位的威胁在其中,父女二人没有直接利益对冲,比之太子,康熙亲近起女儿来天然便容易、更放松;

  二来皎皎是他长女,对康熙而言是很特别的,他天然便倾注了比别的孩子更多的感情;

  三来二人的父女之情建立维系都处于永寿宫这个大范围场地内,有娜仁在,康熙对皎皎总会多出几分偏爱,也会更多流露出为人父的一面,而不是为人皇父的一面,因为他本就少对娜仁摆出皇帝架子,在永寿宫也随意放松习惯了,这对于天家父女相处而言,俨然是难得的;

  四来皎皎心中有成算、有分寸,掐着康熙心里的底线,底牌又多,并不会真把康熙惹急了。即便有时康熙对她动了怒气,她也有得是法子来弥补。

  这四点对皇子公主们来说都是极为难得的了,偏偏皎皎占尽了,把握得当、用心维护,才有这些年众所周知皇帝甚是珍爱视如掌珠的固伦嘉煦公主,与皇上和公主的父慈女孝。

  而太子呢?

  太子不似皎皎,能有娜仁不着痕迹地教导她该如何与父亲相处,教她康熙的底线在哪里,教她怎样不断压低康熙对她的底线。毕竟娜仁对康熙太过熟悉了,康熙几乎是在她眼前一步步长成的,康熙成长中的每一步,娜仁都参与过,对康熙的性子,娜仁了如指掌,教起皎皎来自然轻松。

  太子则不然。

  从前他身边兰嬷嬷还能在太子面前婉转地说上两句,指点他在康熙面前如何如何,但兰嬷嬷终究只是个嬷嬷,看事情的角度有限,能说的不多。再到如今兰嬷嬷告老归家,便彻底无人会与太子说这样的话了。

  端嫔待太子虽然有那个心,但她并不及兰嬷嬷人情练达,也没有兰嬷嬷多年对康熙冷眼旁观揣摩心思的机会。她对康熙不甚了解,对太子便也无从劝起。

  太子妃自己在宫里立足便很艰难了,看着是八面威风端庄雍容,其实所有心思都用在维持自己的地位上,能分给太子的部分也几乎与前者挂钩,没有多出来的心思去考虑太子与康熙应当如何如何,寻常父子应当怎样相处。

  因而……宫里没娘的孩子日子不好过,多半也就在这上面了。

  翻着豆蔻递上来的文书,娜仁轻叹一声,道:“太子这孩子,是自己把自己塞进牛角尖里。皇上想把他拉出来,他一次两次不动弹,皇上也不会再三拉他了。对他……皇上也是失望了吧。”

  豆蔻是知道娜仁收了仁孝皇后好处的,此时一面替娜仁添了热茶,一面轻声问:“您要出面劝劝太子爷吗?有公主的情分在,太子爷多少能听您两句话。”

  “然后呢?”娜仁抬起眼看她,目光中似是无奈。

  豆蔻一时默然。

  是啊,然后呢?

  “太子这孩子如今处境不好,又把自己卡在那里了,我劝一句两句他能听了,劝深了,他能听进去吗?若是劝深了听不进去,那浅浅的两句便没有什么用。”娜仁目光复杂,随手掀起宫灯的罩子,引燃了那薄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