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第172节
目标期许从未向外传过,留恒心中亦十分不快。回京之后,他将自己关在房里反思几日,再入宫时便提出想离京出去走走。
娜仁从听到粮食产量那一日,便料到会有这一天,故而并不惊讶,只淡定地命人斟茶上来,然后问留恒:“你想要往哪边去?”
留恒心中俨然早有盘算,从容镇定地道:“因技术手段受限,许多在稻种改良方面的设想如今想要实现并不现实,根据子帧他们的预估,即便明年在稻种上再加以改进,亩产也不会超过八石。我于技术上不算十分精通,如今正是记述艰难的关口,即便留在京中,只怕我也帮不到什么。
故而我打算从他方入手,提高水稻产量,暂时将稻种改良全部托与子帧他们,我再带一部分人,另谋他法。南方气候炎热,汛期长,皇伯父御园中的早熟稻种,经过子帧改良,亩产虽然没有稳定在六石,但五石也能够保证,如果一年能够保证两季成熟,虽然亩产可能会有所损耗,但也数目可观。”
他们认为改良稻种发展的空间更大,故而并不打算放弃,但御园稻种现在的起步值更高,留恒也不打算放弃。
那就不如两手都抓。
御园稻种生长周期短,即使在现在看来产量前景不如改良稻种,但如果能够达成一年两熟,那可就大不一样了。
娜仁听他这样说着,也觉有理。
她并不是农科出身,又从小被家里养得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可以说能分出几样粗粮便是她于农产品上的极限了,做村官的那几年,倒是跟着下过地干过活,但彼时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与世隔绝的时候倒还种稻子,后来迅速倒戈,开始随当地大流种甘蔗,村内种植水稻的不多,她也就没多了解过。
即便如此,她也知道当时的水稻亩产和如今的水稻亩产,是天壤之别。
她心中暗骂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又后悔当年没多往农学院跑,不然只知道一个杂交水稻,却不知究竟是怎样实现的,半点忙都帮不上。
好在留恒入宫也不是来找她帮忙的,这几年都是,他每每遇到什么技术上的苦难了,便会回京到永寿宫里来坐一日,并不是需要娜仁帮上他什么,只是需要一个能在心灵上给他加油打气的地方。
娜仁明白这个,也只能在精神上给他加油打气了。
这会留恒说起这个来,娜仁干脆地点头,“这些我不懂,不过我可以帮你劝劝你皇伯父。出去逛逛也好,总是困在京师中,脑子都锈住了,出去走一走,没准就有新思路了。你说的两季稻我觉得可行,不过想要实施,要么你在江南圈地,我给你指个路,多少能帮上些忙;要么就从你皇伯父那边,叫当地官员配合你。”
留恒摇摇头,“此事成与不成尚是两说,还是不要搞出太大的动静了。”
“那就买地圈园子,手里钱够吗?回头我和你李姨母说一声,她在江南有人,叫她安排人帮你,你过去之后上门找人,免得买地的时候受人算计。”娜仁道。
留恒笑了,“您与皇伯父倒是想到一处去了。皇伯父叫我过去之后找苏州织造李煦,先在苏州选地,试种两季稻。为了减少朝廷损失,我想还是自己买地,皇伯父便说叫李煦替我买地——”
言及此处,少年微微一笑,娜仁便也了然。
康熙这是明摆着叫李煦替留恒补一部分的金钱损失,织造、盐政,都可以说是皇帝的钱袋子,李煦作为苏州织造,腰包颇丰,这也是康熙默认了的。
而如今康熙这流�
娜仁从听到粮食产量那一日,便料到会有这一天,故而并不惊讶,只淡定地命人斟茶上来,然后问留恒:“你想要往哪边去?”
留恒心中俨然早有盘算,从容镇定地道:“因技术手段受限,许多在稻种改良方面的设想如今想要实现并不现实,根据子帧他们的预估,即便明年在稻种上再加以改进,亩产也不会超过八石。我于技术上不算十分精通,如今正是记述艰难的关口,即便留在京中,只怕我也帮不到什么。
故而我打算从他方入手,提高水稻产量,暂时将稻种改良全部托与子帧他们,我再带一部分人,另谋他法。南方气候炎热,汛期长,皇伯父御园中的早熟稻种,经过子帧改良,亩产虽然没有稳定在六石,但五石也能够保证,如果一年能够保证两季成熟,虽然亩产可能会有所损耗,但也数目可观。”
他们认为改良稻种发展的空间更大,故而并不打算放弃,但御园稻种现在的起步值更高,留恒也不打算放弃。
那就不如两手都抓。
御园稻种生长周期短,即使在现在看来产量前景不如改良稻种,但如果能够达成一年两熟,那可就大不一样了。
娜仁听他这样说着,也觉有理。
她并不是农科出身,又从小被家里养得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可以说能分出几样粗粮便是她于农产品上的极限了,做村官的那几年,倒是跟着下过地干过活,但彼时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与世隔绝的时候倒还种稻子,后来迅速倒戈,开始随当地大流种甘蔗,村内种植水稻的不多,她也就没多了解过。
即便如此,她也知道当时的水稻亩产和如今的水稻亩产,是天壤之别。
她心中暗骂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又后悔当年没多往农学院跑,不然只知道一个杂交水稻,却不知究竟是怎样实现的,半点忙都帮不上。
好在留恒入宫也不是来找她帮忙的,这几年都是,他每每遇到什么技术上的苦难了,便会回京到永寿宫里来坐一日,并不是需要娜仁帮上他什么,只是需要一个能在心灵上给他加油打气的地方。
娜仁明白这个,也只能在精神上给他加油打气了。
这会留恒说起这个来,娜仁干脆地点头,“这些我不懂,不过我可以帮你劝劝你皇伯父。出去逛逛也好,总是困在京师中,脑子都锈住了,出去走一走,没准就有新思路了。你说的两季稻我觉得可行,不过想要实施,要么你在江南圈地,我给你指个路,多少能帮上些忙;要么就从你皇伯父那边,叫当地官员配合你。”
留恒摇摇头,“此事成与不成尚是两说,还是不要搞出太大的动静了。”
“那就买地圈园子,手里钱够吗?回头我和你李姨母说一声,她在江南有人,叫她安排人帮你,你过去之后上门找人,免得买地的时候受人算计。”娜仁道。
留恒笑了,“您与皇伯父倒是想到一处去了。皇伯父叫我过去之后找苏州织造李煦,先在苏州选地,试种两季稻。为了减少朝廷损失,我想还是自己买地,皇伯父便说叫李煦替我买地——”
言及此处,少年微微一笑,娜仁便也了然。
康熙这是明摆着叫李煦替留恒补一部分的金钱损失,织造、盐政,都可以说是皇帝的钱袋子,李煦作为苏州织造,腰包颇丰,这也是康熙默认了的。
而如今康熙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