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慧妃的躺赢人生 第70节
br />
最后还是佟妃诚惶诚恐地亲自向康熙请了罪,康熙将写好没几日的圣旨再度压到了书架上的匣子里,当日被人称年少有为的帝王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当他不想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能够从他面上窥探出他心中所思所想。
承乾宫仿佛圣眷依旧,这一场虎头蛇尾的风波没有让佟妃的荣宠褪色,但她行事确实愈发小心谨慎起来,更加进退不敢自专,待昭妃都更为恭谨尊敬。
尔后的日子里,宫中再度变为暗藏波澜的一潭湖水,从原本娜仁与昭妃位尊,清梨与佛拉娜平分秋色,变为如今三足鼎立百花开的局面。
康熙十五年,悄无声息地过。今年宫中的年过得很热闹,太子殿下落落大方地在阖宫夜宴上奶声奶气地背了首诗,清梨给大家舞了段剑,端得是身姿翩然若惊鸿,康熙抚掌而笑,倒叫接下来准备献艺的大阿哥胤褆失了风头。
太皇太后笑吟吟地取出一块美玉给胤褆挂在胸前,他转年估计就要开蒙入学,太皇太后鼓励了两句,叫小孩子小脸红扑扑的,保证定会好生读书。
娜仁瞧着纳喇氏面上微有些松动的神情笑意,心里感慨太皇太后处事老辣与激励人心的手段高超。
这可真是,要去搞传销了,现代那些传销头子都得黯然退场。
太皇太后自然不知道她如此腹诽,不然少不了一个大白眼。
第64章
许是康熙十五年垫了个好头,十六年刚刚开春,便人人称道是个好年景。
天儿暖和得刚刚好,南苑行围,皎皎策马的身姿俨然成为一道风景,康熙站在台上,眼角眉梢俱是笑意,口中还要故意道:“朕这个女儿啊——骑射还有得练习。”
皇帝如此自谦,底下的臣子却不能不知好歹,忙开口称赞,夸得皎皎天上仅有地下无双,直叫康熙眉开眼笑。
消息传去后头的时候,清梨院中的梨花树下,清梨刚替在座二人添了两杯茶,闻声一笑,道:“不愧是太后娘娘的高徒啊。算算,咱们皎皎也是大姑娘了,再过几年,豆蔻梢头,就要盟订婚约,留不得几年了。”
她唏嘘道:“时光荏苒催人老,再有几年就是三十的岁数,寻常人家,也要做祖母的年纪了。掐指一算,在宫中也有十余年,空对着一处风景,到底无趣。”
娜仁拄着下巴拈点心吃,听她这话,眼神随意往昭妃那边一瞟,便见她仰头望着天边,唇角像是微微勾起。
于是更加肯定心中的猜测,又是为她欢喜,又是感慨将至的别离,神情十分复杂。
清梨显然没有娜仁这养大的脑洞,兀自感伤着。
她从前不是这个脾气,娜仁有些疑惑,问:“你这是怎么了,忽然伤春悲秋起来。你一边不是说,不问来途,不问去土,过得一日是一日吗?”
“可如今,我忽然觉得,平平淡淡地活,也挺好。何必非要反抗所有,彰显自己的不同。”清梨似是而非地叹道:“我挣扎了这么多年,却没伤到旁人,只害了自己,多无趣啊?倒像是白坚持了一般。”
她阖上眼眸,春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梨花树下有风,微微地吹起衣裳,倒不冷,花香迎面时,身上由内而外地透着舒服二字。
她却略觉有些感伤,想到那日并肩打马,有人对她说:“朕也不知能护你多少年,你膝下无子,怕你晚来无依。”
又想到有人说:“朕想与你白头偕老,只愿天地垂怜,
最后还是佟妃诚惶诚恐地亲自向康熙请了罪,康熙将写好没几日的圣旨再度压到了书架上的匣子里,当日被人称年少有为的帝王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当他不想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能够从他面上窥探出他心中所思所想。
承乾宫仿佛圣眷依旧,这一场虎头蛇尾的风波没有让佟妃的荣宠褪色,但她行事确实愈发小心谨慎起来,更加进退不敢自专,待昭妃都更为恭谨尊敬。
尔后的日子里,宫中再度变为暗藏波澜的一潭湖水,从原本娜仁与昭妃位尊,清梨与佛拉娜平分秋色,变为如今三足鼎立百花开的局面。
康熙十五年,悄无声息地过。今年宫中的年过得很热闹,太子殿下落落大方地在阖宫夜宴上奶声奶气地背了首诗,清梨给大家舞了段剑,端得是身姿翩然若惊鸿,康熙抚掌而笑,倒叫接下来准备献艺的大阿哥胤褆失了风头。
太皇太后笑吟吟地取出一块美玉给胤褆挂在胸前,他转年估计就要开蒙入学,太皇太后鼓励了两句,叫小孩子小脸红扑扑的,保证定会好生读书。
娜仁瞧着纳喇氏面上微有些松动的神情笑意,心里感慨太皇太后处事老辣与激励人心的手段高超。
这可真是,要去搞传销了,现代那些传销头子都得黯然退场。
太皇太后自然不知道她如此腹诽,不然少不了一个大白眼。
第64章
许是康熙十五年垫了个好头,十六年刚刚开春,便人人称道是个好年景。
天儿暖和得刚刚好,南苑行围,皎皎策马的身姿俨然成为一道风景,康熙站在台上,眼角眉梢俱是笑意,口中还要故意道:“朕这个女儿啊——骑射还有得练习。”
皇帝如此自谦,底下的臣子却不能不知好歹,忙开口称赞,夸得皎皎天上仅有地下无双,直叫康熙眉开眼笑。
消息传去后头的时候,清梨院中的梨花树下,清梨刚替在座二人添了两杯茶,闻声一笑,道:“不愧是太后娘娘的高徒啊。算算,咱们皎皎也是大姑娘了,再过几年,豆蔻梢头,就要盟订婚约,留不得几年了。”
她唏嘘道:“时光荏苒催人老,再有几年就是三十的岁数,寻常人家,也要做祖母的年纪了。掐指一算,在宫中也有十余年,空对着一处风景,到底无趣。”
娜仁拄着下巴拈点心吃,听她这话,眼神随意往昭妃那边一瞟,便见她仰头望着天边,唇角像是微微勾起。
于是更加肯定心中的猜测,又是为她欢喜,又是感慨将至的别离,神情十分复杂。
清梨显然没有娜仁这养大的脑洞,兀自感伤着。
她从前不是这个脾气,娜仁有些疑惑,问:“你这是怎么了,忽然伤春悲秋起来。你一边不是说,不问来途,不问去土,过得一日是一日吗?”
“可如今,我忽然觉得,平平淡淡地活,也挺好。何必非要反抗所有,彰显自己的不同。”清梨似是而非地叹道:“我挣扎了这么多年,却没伤到旁人,只害了自己,多无趣啊?倒像是白坚持了一般。”
她阖上眼眸,春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梨花树下有风,微微地吹起衣裳,倒不冷,花香迎面时,身上由内而外地透着舒服二字。
她却略觉有些感伤,想到那日并肩打马,有人对她说:“朕也不知能护你多少年,你膝下无子,怕你晚来无依。”
又想到有人说:“朕想与你白头偕老,只愿天地垂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