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招揽(上)
��称第一,乐某看人素来不会走眼的!”听陈箍桶所言,乐天笑了起来。

  待笑声落下后,乐天接着淡然道:“乐某做事自然有乐某做事的道理,乐某为国为民,无愧于苍天也无愧于苍生,凡事只求心安理得!”

  好奇于乐天说话的语气,陈箍桶问道:“侯爷如何看待我摩尼教!”

  乐天言道:“摩尼教本是波斯舶来之物,教义与我华夏认知不符,为佛、道两道排斥所不容,更为儒家所轻视,不止是在我华夏四处碰壁,便是在发源地波斯亦被视于异端,无有几多教徒,前唐接连禁止几经打压险至灭绝,只于民间苟延残喘,如今于东南兴盛,不过是被方腊拿来蛊惑百姓,以此为纽带联络教众,蓄意谋反推翻朝廷的工具罢了!”

  吕将虽为教众,但却知道乐天所言是为一针见血,忍不住问道:“那侯爷信俸的是佛、道两教?”

  乐天摇头言道:“吕兄与乐某皆是读对贤书之人,正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僧、道、摩尼诸教皆不符乐某之信仰,乐某只信仰本心,做人做事以知行合一为准,谨守良知,恪守本心!”

  “知行合一?”听乐天这般说话,吕将心中惭愧,但心中越发有不解之意,向着乐天拱手问道:“敢问乐侯爷,何为知行合一?”

  话音出口后,乐天忍不住的暗笑,为了应付眼前二人,自己拿话哄人,一不小心连后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说了出来,这可是超越了四百年。

  “吕兄本为太学生,因上谏花石纲而触怒奸佞,被罢去功名,实朝堂昏暗所致,更是我大宋一大损失!”乐天先给吕将戴了顶高帽,随后继续说道:“乐某所言的知行合一,是为乐某多年潜心所想之心得,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为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好么,一不小心,知行合一成了乐侯爷最先提出来的哲学思想。

  听乐天之言,吕将陷入于思虑之中,半响后忽起身拱手向乐天拜了一拜,口中言道:“于太学发愤数载,不如聆听侯爷一句天音,学生受教了,这一拜侯爷当收下!”

  二人在自己面前文诌诌的说话,似打哑迹一般,陈箍桶不解道:“吕秀才,侯爷说的是什么意思,俺没读过多少书,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

  吕将为陈箍桶解释道:“侯爷所说的知行合一,是不仅要有良知与认知,而且还要实践于行,只有把‘知’与‘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为‘善’。”

  看陈箍桶仍有不解之色,乐天又解道:“吕兄所释极为恰当,正如之前本侯兵围杭州,杭州城内粮草匮乏,方腊却不肯回撤,恰应知行不合之谬,焉能不败!

  方腊起事,席卷东南,烧杀劫掠,视人命如草芥,敛夺财物,又何有良知一说,便是连摩尼教义亦不相符,又岂脱得了最终的覆灭?”

  陈箍桶身为义军中的第四号人物,自是知道杭州之战失利在于何处,联想乐天所说心中立明朗了许多。

  乐天趁机言道:“如今吕师囊于仙居、黄岩一带,裘道人于东阳,俞道安于永嘉,继续率残部抵抗,依二位之见,此几人能坚持得了多久?”

  陈箍桶与吕将皆是不言,心中都明白的很,吕师囊、裘道人等义军余部难以坚持甚久,被官军剿灭只是早晚之事,此也应了乐天方才所说的知行合一之理。

  读书人并不全是书呆子,吕将明白了乐天的用意:“乐侯爷是要我二人劝降于他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