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
  鼓声

  还有十天就要跨年了,千禧年,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纪。

  石井镇经历了这场冰灾,万象创伤,但街上的人群慢慢恢复了昔日的熙熙攘攘,人们嘴里讨论的都是这一个多月来的趣闻,以及各家的损失,每个人都有一种大难不死的喜悦。街道上红旗红灯笼都张罗上了,响应政策,街面的房子要重新刷外墙,有钱的人家做了迎接千禧年的横幅挂起来。

  一切都是全新的景象。

  陈炅给炜遇寻呼台留言,约他中午在寒戈镇见面,户政科的赵睿也在,说是有重大线索提供,为求谨慎,得当面说。

  中午炜遇借了局里的车,独自前往。

  走之前跟赤崎警官汇报了一下暗访情况,十七、十五组在一九八七年收养了五个孩子,分别都做了排除,其中四个是男孩,只有一个女孩,但不姓易,已经嫁人,就嫁在同组,为人本分老实。赤崎警官递给他一份户政科送过来的资料,他翻了一下,跟他暗访的结果一致,也在赤崎警官的预料之中——如果此人真的就在石井,要么改了户籍,要么普查时改了年龄。

  把车从局里开出来,在一处地方停了一会儿,现在他每天都会不间断地找时间来,盯着院子里的动静。

  还是上次那家小面馆,里面的卡座很安静,到的时候,陈炅和赵睿都在,三人在他乡碰面,比在学校里兴奋,尤其是陈炅。

  “你们喝点什么?”

  “我喝温水就好。”

  “你太不时尚了,今天我来点,”陈炅是真的兴奋,“老板,来三瓶健力宝。”

  “喝了才有超凡动力。”赵睿也跟着起哄。

  赵睿是交警专业,被分配到寒戈实习,但寒戈镇太小,整条街就一道红绿灯,没有多余的岗位,单位接收他实习的时候,让人左右为难。最后被分配到户政科,好在赵睿心态比较好,乐在其中。

  三个热血青年聊起国际时局,为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而愤愤不平。

  “听说隔壁寝室的老高去游行了,他好像考上了军校,继续深造。”陈炅消息最灵通。

  “老高值得我们学习,平时是个愣头青,关键时候,爱憎分明。”赵睿说,“这一次大使馆被炸的事件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你是不是也想去前线做战地记者,我听你说过一次。”

  “那肯定是要去的。”陈炅说,“你不也说要去入伍吗?”

  “是啊,现在局势这么不好,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三个人畅想了下毕业后的出路。

  “炜遇,上次你不是交代我让赵睿帮忙查一下那户人家的户籍吗,果然有重大发现,想起来真可怕,我听完毛孔都竖起来了。”陈炅用双手抱着肩。

  “浮夸,你怎么不去学表演?”炜遇被他逗乐。

  “你别说,我差点就去部队里当文艺兵了。”

  “赵睿,我们先说正事,你那边都发现了什么?”

  赵睿倒是严肃:“是这样,我在户政科做一些整理的工作,电脑没联网,确实不好找,但恰好我分到的都是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你让我找的那户人家,户籍不仅没有注销,姐姐在两年前曾经出现过。”

  “姐姐?”

  “对的,正是姐姐,姐姐易卉子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