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贰
��场考试仅重考八股文的头场。说是只要把“宇宙者天地之乾坤”这一套陈腔滥调弄熟了,就能中举,固不免过甚其词。但揣摩风气,却是下场的举子,在期前必不可少的功夫。

  所谓“风气”是文章的文气。这几年流行华腴典丽,过几年又会注重清瘦峻峭,揣摩得法,便能高中。

  揣摩要有范本,称为“刻本”。刻本一共四种,第一种称为“程墨”,是每一科主考的文章及下场举子闱墨的精华合刊而成;第二种称为“房稿”,是十八房考官所作;第三种称为“行卷”,是举人平日的窗课选萃刊刻;第四种称为“社稿”,是各文社会课之文。

  这四种刻本,最重要的是“房稿”。但在“复社”全盛时期,却是复社的社稿特受重视。如今东林正人君子为马、阮所仇视,复社好几年不刻社稿了,所以依然是房稿最吃香。

  各大书铺,三年一次的大生意,就刻印房稿发售。房稿要评要选,多请文名最盛的人主持,名之为“操选政”。蔡益所这年请到了两位大名士操选政,就是陈定生跟吴次尾。他们俩就住在二酉堂楼上,做蔡益所的上宾。

  杨文骢陪着侯方域安步当车,到了三山街,老远就看到二酉堂门庭若市。走到门前,但见高悬一张方幅红笺,右面四个大字:“复社文开”;左面另有一行小字:“壬午、癸未房墨合刊”——壬午是上一科乡试之年,癸未是紧接下来的会试之年。

  伙计听说是“陈相公、吴相公”的朋友,急忙放下手里的生意,引领上楼——楼上别有天地,中间一张大长桌,一头堆积文稿,一头罗列酒肴。陈定生一手执笔,一手持杯,念念有词地振笔疾书,听得楼梯声响,回头一看,喜逐颜开地起身迎接。

  “啊,啊,朝宗!龙友也来了。”陈定生问,“哪一天来的?”

  “今天刚到。”

  “不是说你参史公之幕,想来是有公干?”

  “什么公干?说来话长。”侯方域四面看了一下,“次尾呢?”

  “拜客去了。休管他。”陈定生问道,“上江消息如何?”

  “消息不好。骄兵悍将,自相倾轧,一时也说不尽。唯有一事,可以告慰,贞娘不日就要回金陵了。”这一说,不但陈定生,杨龙友也深感意外,“怎的!”他问,“你从何得知?”

  “是我亲自相遇,还料理了她的‘婚事’,如今又是自由之身,可以跟定生做伴了!”说罢,拿起酒杯,浮一大白。

  于是侯方域将与苏昆生、李贞丽的一番意外遭遇,细细说了一遍。不但陈定生大为欣慰,连杨文骢亦喜不可言,自道可以借此补过,极力劝陈定生将李贞丽携归宜兴,别营香巢。

  “到时候再看。此时此地,祸福不测,凡事做不得自己的主。”

  一语成谶,果然祸福不测。

  这天是侯方域到金陵的第五日。为了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他每天都到二酉堂,与陈定生、吴次尾盘桓。那天下午正在把杯论文,谈得起劲时,只听楼下鸣锣喝道——这是不足为奇的事,每天都有显宦从三山街经过,陈定生与吴次尾也对这些声音听得多了,并不在意。奇的是,锣声及门而止,不能不令人注意,莫非有官员到二酉堂来拜客?要拜,不会拜蔡益所,当然是拜他们三个人中的不知哪一个。

  都猜错了!这个显宦是为“复社文开”四个字所吸引停轿的。而且这个显宦也是他们所万万想不到的:新升兵部侍郎,特赐蟒袍玉带,钦命防江的阮大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