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法、不顾一切的追求,时隔几十年,如今聊起来都好像不是他这个人,但那大概是他最精彩自由的生活。

  他聊什么,陶睿就陪他聊什么,就没有跟不上他想法的时候。陶睿手中的棋子也落得很精准,始终与他平手,不赢不输。

  渐渐地,皇帝提到的话题越来越深入,甚至隐晦地提到了在治国上的野心。

  没有明君会满足现状,他总是觉得,还可以更好,越来越好。

  而陶睿恰好能隐晦地给他一点建议,不多说、不少说,却足以让皇帝惊喜!

  最后皇帝问:“朕想在有生之年实现愿望,谨之可愿同行?”

  陶睿垂眸看着棋盘,笑道:“既然皇上信任我,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我赢了。”

  随着陶睿这句话出口,他手中的棋子也落下了。皇帝低头一看,果然是陶睿赢了,还赢得相当漂亮,原来之前陶睿布下了很大的陷阱他都没发现。

  皇帝痛快地笑出声来,陶睿这是在试探他啊,已经几十年没人敢这样赢他了,换个皇帝大概都会不舒服,但他感觉好极了,他就喜欢这样的人!

  第24章 冒牌世子爷(24)

  陶睿从围场回京后, 买了一大堆书,还拿下棋换借书,去齐家的书房洗劫了不少, 气得齐御史胡子直翘。

  接着他就开始了看书、了解时政的生活。这就更打扰齐御史了, 因为齐御史是和他关系最近的官员, 职位还不低, 每日上朝对时政的了解绝对是最及时的。

  于是陶睿经常带些食物酒水上门拜访,和齐朗下棋之后就找齐御史聊聊天,请教请教。

  齐御史刚开始是很不习惯的, 毕竟从前没少在家里骂这小子混账。但和陶睿聊了两三次后,他对陶睿就彻底改观了, 还叫齐朗多跟陶睿学学, 别整日沉迷下棋, 只知道玩。

  如今齐御史下了朝还有些期待见到陶睿呢,希望能在陶睿考功名这件事上助他一臂之力。

  像黄世子那样的人, 就不希望陶睿考好了。即便他们明面上不敢找陶睿的麻烦, 私心也希望陶睿落魄,渐渐被皇帝忘掉, 免得陶睿起来了会找他们的麻烦。

  反正作诗好又不等于对时政有好见解, 也不代表对解决朝廷问题有好方法, 他们就觉得要是陶睿有真本事, 干嘛托人买秀才?肯定陶睿在这方面是弱的。

  其实这是因为在这个朝代, 考秀才考的内容基本是需要死记硬背的,陶睿当初买秀才一个是因为名额有限, 提前买免得人脉没了买不到;另一个就是不想花大量时间去背诵, 跳过秀才之后, 他只需快速了解各种书的意义即可, 能省不少事。

  如今他要参加的乡试考的是写诗做文章,接着会试主要考学子对时政的看法,殿试就由皇帝出题,考比较难的,解决朝廷问题的方法。这些对他来说就比较容易了。

  “刻苦读书”给了陶睿一个绝佳的借口,拒绝那些以邀约为名义相看他的宴会。在他要参加会试的消息传开之后,想招他做女婿的人家也暂缓了行动,准备观望看看他能不能考上,考上之后皇帝会给他个什么职位,到时再判断要不要把对待他的态度提一提。

  大概就是判断嫁庶女还是嫁嫡女、随便嫁个女儿还是嫁自家宠爱的女儿这种。

  总之关于陶睿的议论有很多,等着看他能考到什么功名的人也有很多。宣谨侯府是在圣旨到的时候知道这些事的,他们一直闭�